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窃隋TXT下载->窃隋

正文 第 104 部分

作者:未知        书名:窃隋        类型:高辣文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呐!关中乃是大唐的根基。如今宇文成龙搬空了整个关中,就相当于断去了大唐的大部分根须。可毕竟,长安城这个主根还在,还可苟延残喘一会儿!”

    “若是此刻迁往漠北,则大唐的最后一条主根也便断掉,那才是真的离死不远矣!”

    就在窦氏兄弟俩唉声叹气之际,密室外忽然传来“笃笃”的敲门声。

    “吓!”

    俩老头闻声,尽皆脸色大变。

    这处密室,就连窦抗老头的老婆儿子都不知道,更别说什么下人了!这会儿,怎会突然有人来堵门?

    对视了一眼,俩老头各自掣剑在手,小心翼翼地向门口摸去。

    虽是文职,可毕竟是世家子弟,从小习文练武,虽然算不上沙场猛将,可等闲三五个壮汉还不是这俩老头的对手滴。

    此刻俩老头配合默契,大老头窦抗拉门,小老头窦轨则仗着身强力壮,人剑合一,在铁门打开的瞬间,便向直外扑去。

    早年,李渊小老头刚刚起兵造反的时候,窦轨小老头便自己拉起了千余人马去投靠李渊,一路帮着李渊南征北战,最辛苦的时候,曾经连续半个多月,都没脱过盔甲。

    就这么一个铁血真汉子,此刻刚出了一剑,便仿佛中了定身法一般地,呆立当场。

    门后的窦抗见势不妙,连忙掣剑闪身,也转到门前,准备和窦轨合力拒敌,可当窦抗看清了眼前的状况后,也不由得浑身直冒凉气。

    密室门外,是一名戎装军士,身量略显高挑,模样很标致俊俏,虽是一身普通的唐军盔甲,可穿在那唐军身上,颇有几分英姿煞爽的意味。

    这些都不足以让两个窦老头吃惊,比这更俊俏的后生,俩老头也不是没见过。

    问题在于,窦轨小老头的那柄长剑此刻已经落到了那小后生的手中,而且正被那小后生揉面条一般地捏在手中,三两下之后,可怜窦轨小老头的精钢长剑,便被揉成了一团废铁。

    “破剑!一点儿都不好玩!”

    脆生生地嘟囔了一举,那小后生一抖手,就扔垃圾一般地把窦轨老头的那团废铁剑扔到了地上,然后转头白了俩窦老头一眼道,“还打不?”(未完待续。)

    第三卷 大业年间(。) 第五百三十五章 舅舅与外甥女

    还打什么?找虐么?

    这是窦抗、窦轨俩大小老头共同的心声。《哈十八。纯》

    俩老头虽然自诩武艺不差,尤其是窦轨,那也是戎马半生的沙场宿将了,也见过不少能力举千斤的勇将,可迄今为止,窦轨却见过一位能把精钢剑当面条一般揉的彪悍人士。

    此刻,窦家俩老头,已经在心中给那个看上去还挺英俊的小后生,打上了非人类的标签。

    瞪着小眼睛干咽了半晌的吐沫,俩老头这才回过神来。

    还是窦抗老头率先开口道,“这位,嗯,那个小将军,不知此番到窦某府上,所谓何事?”

    “少装糊涂!我问你,窦老头,前番给你的劝降信,你们俩老头应该都收到了吧?不知二位考虑得怎么样了?”

    俩老头相顾骇然,半晌,窦抗老头这才再次犹豫着开口道,“这位小将军,你是说……”

    “老头儿就是麻烦,连个话都说不利索。”小声嘟囔了一句,那小将再次脆生生开口道,“你猜得没错,那两封劝降信就是本将军写的!不知你们两个老家伙考虑得怎么样了?”

    “要是还没考虑好的话,你们也不用废那个劲了,本将军给你们两个一人一剑,干脆都送你们俩归西算了!”

    俩老头相顾无言,满脑门尽是冷汗。

    “这位小将军,切莫冲动,有话好商量,有话好商量!”窦轨老头带着三分谄媚低眉顺眼地开口道。

    “有啥好商量的,你们俩老头还真以为我们大元攻不下长安咋地?告诉你,那是我干爹懒得搭理你们!”

    “要是真把我干爹惹恼了,一怒之下,让人把你们大唐这些杂碎,一个个,全都拉到菜市场,剁碎了包饺子,喂狗!”

    俩老头闻言,更是冷汗不停的冒。倒不是真被这小将的言语威胁到了。而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彪的人,这哪里是来劝降的啊,分明就是来放狠话欺负老头的嘛!

    “嗯,那个这位小将军,不知。嗯。那个干令尊,如何称呼啊?”

    “你这老头,莫非得了老年痴呆不成?本将军既然是代表大元来劝降的,我干爹自然就是大元陛下了!”

    此言一出。俩窦老头当场就激动了!

    如此说来,眼前这位小将,岂不就成了大元皇子?、

    嗯,也不对!这小家伙说大元陛下是他干爹,而这家伙又能参军国大事。如此看来,这小将应该意识大元朝廷的重臣,至不济,也应该在那大元陛下心目中颇有地位!

    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

    “怎么,窦老头,你们两个老家伙,想劫持本将军以要挟我干爹不成?”

    “嗯,咳咳咳!”

    心思被道破。俩窦老头也迅即冷静了,然后便是好一阵尴尬。

    “这位小将军严重了,窦某乃是支撑君子,又岂会行此下作之事!”

    “哼哼!少来!我干爹说了,世界上最可恨的就是你们这种自诩君子的家伙。表面上道貌然然,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最是下作不过了!尤其是像你这种糟老头,那才是真个老而不死是为贼呢!”

    被小将这么一番奚落。俩窦老头也很是有些脸红。

    半晌,窦抗老头这才再次开口道。“咳咳,那个,小将军此来,究竟所为何事?该不会是就为了奚落老朽二人的吧?”

    “你这老头,还真是老糊涂了不成?刚刚本将军不是说了么,就是看你们到底有没有投降的诚意,如果没有,就杀了你们了事儿!”

    “咳咳!老朽兄弟二人乃是大唐重臣,大唐陛下待我等不薄,老朽又岂能轻易背弃!”

    “这就好办了,那你们就赶快去死吧!”

    说着,那小将已经“呛啷”一声抽出宝剑,就欲行凶。

    “小将军,且慢动手,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一旁的窦轨见状,连忙摆手劝和道。

    “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刚刚这死老头不是说了不投降么?”

    “这个嘛,这事儿,也不是不可以商量!要知道,我兄弟皆是大唐重臣,就是想要投降,也得师出有名啊!总不能,就凭小将军一句话,就让某等投降吧?”

    窦轨老头自觉,自己虽然没明说,可意思也应该比较明确了,就是说空口无凭,你得给俺们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行!

    可惜的是,对面的小将却没听出窦老头的潜藏之意来。

    “什么?糟老头,你说什么?你敢说本将军的话不好使?糟老头,你找死不成?”

    言语之际,那小将再次抽剑在手,准备砍人。

    好在一旁的窦抗老头还算聪明,这会儿总算看出来了,眼前这小将,根本就是个彪货,话如果说得太委婉了,人家根本听不懂!

    于是,窦抗老头连忙C言道,“小将军且慢,窦某之意,投降不是不可以,关键是看大元陛下有没有千金市骨的魄力!”

    “两个老不休,不就是要好处么?还说得那么不要脸!还千金市骨,就你们俩这点儿身板,掐吧掐吧都不够一碟的,也配向我干爹索要好处?”

    “实话告诉你,今天,你们要是投降还则罢了,要是胆敢负隅顽抗,明年今天,就是你们的祭日!”

    碰到这种蛮不讲理,丝毫没有一点儿谈判精神的粗人,饶是窦抗窦轨俩老头自诩才高八斗,也不禁有些麻爪!人家这招虽然简单粗暴,可一力降十会,正好克制住了俩窦老头!

    几次三番,俩窦老头试图拖延时间,借机逃走,或者虚与委蛇,试图蒙混过关,可对面那小将却丝毫不为所动,翻来覆去就那么一句话,不投降,就砍了你丫的!

    到了最后,俩窦老头终于没辙了,哈十八要失去耐心了,再扯下去只怕老命不保,迫于无奈,俩老头只得同意,可以无条件投降!

    *着俩老土签完了投降书,那小将这才拍了拍白皙的小手,摘下头盔,很是有些不满意地嘟着小嘴道,“早这么办不就结了!真是的,害得本姑娘废了这么多的口水!”

    在俩窦老头见鬼般的目光中,那小将披散开了如云的秀发,露出一副小儿女的娇羞之态,然后,脸色一转,很是仪态万方对着俩老头躬身施礼道,“宇文秀宁拜见两位舅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卷 大业年间(。) 第五百三十六章 歧州窦氏

    对于眼前这个凭空冒出来的外甥女,俩窦老头都感到很是诧异。

    心底将自己这窦氏家族大大小小乱七八糟的亲戚都算了一遍,也没发现,窦家有什么女儿嫁到过宇文家的。

    如此,这个便宜外甥女儿,是哪儿冒出来的?

    抬头仔细打量,俩老头发现,这个自称宇文秀宁的小丫头,长得还真有几分窦家子弟的模样!尤其是,那种举止之间流露出来的大家风范,竟颇似一位故人,那就是已故的大唐太祖陛下李渊的原配夫人,据传已经死了十多年的太穆窦皇后。

    “丫头,你娘是何人?”

    “什么,臭老头,你竟然不知道我娘亲是何人?!”

    柳眉倒竖,凤目圆睁,宇文秀宁一副就要当场发飙之态。

    见状一旁的窦轨小老头连忙满脸赔笑道,“丫头啊!不是老夫我不记得你娘亲,而是,这事儿太突然了,总不能,凭你这一面之辞,老夫就认定你是我们窦家人吧?”

    “臭老头,你什么意思?难不成,姑乃乃我还用得着冒充你家亲戚不成?也不看你什么德行?要不是我娘心软,不忍心看着窦家就此走上绝路,你以为姑乃乃我愿意来咋地?”

    “是是是!姑娘说得是!令堂对老朽一家的大恩,老朽永世不忘!但请姑娘赐下令堂名讳,我等必早晚三朝拜,佛前一炷香的供着!”

    “哼哼!这还差不多!臭老头,你们听着,我娘她本姓窦,闺名德容。”

    “呃……”

    俩老头闻言,神情这个纠结,仿佛吃了死孩子皮似的。

    对于这个结果,俩窦老头倒是没有感到十分意外。甚至还有几分淡淡的喜意。

    毕竟,听闻自家这么一个妹子还活着,而且还有这么一个漂亮又有能力的侄女。俩窦老头还是从心里高兴滴!

    但如果再家上前番这小丫头*着二人签下的那份投降书的话,俩窦老头就说什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可不是嘛,当着人家亲妹妹的面,签下背叛人家兄长的投降书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件脸上有光的事情。于是,俩窦老头心中就纠结了。

    比照一下宇文秀宁的年龄,在联想到其老娘是窦德荣的事实。俩窦老头立刻就明白了,眼前这小丫头,其实是大唐太祖陛下的亲生女儿,如今的大唐陛下李建成的亲妹妹,李秀宁。

    虽然不知道这丫头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又为什么改姓宇文了,可身份上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半晌。还是窦抗老头先回过神来道,“我说,秀宁丫头啊,刚刚舅舅我怎么听说,你好像拜那位大元陛下当干爹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你可知道。大唐太祖先陛下那可是你亲生父亲啊?而现任大唐陛下,是你的亲兄长啊?你咋能帮着宇文成龙那个外人,来挖自家人的墙脚呢?”

    “这事儿啊!甥女我当然知道了!不过,我娘说了,老爹他是坏人!当初为了活命,他把我们娘几个仍在洛阳,却自个逃命了。是他不仁在先的!后来是我干爹救了我们母子性命,把我抚养至今,还教了侄女我一身的文武艺。所以,我们母女自然要向着干爹了!”

    “而且,我干爹也说了,争霸天下这种事情,向来是成王败寇,没什么是非对错可言的。只是李渊那老乌龟,他不应该勾结突厥人凌虐中土百姓!只这一条,他便死有余辜、百死莫赎!”

    “还有李建成那小王八蛋,连自己老爹都敢下毒手,当真是丧尽天良,灭绝人性,实在、不是东西!这种人渣,就该千刀万剐,剁碎了喂狗!”

    听着自家这外甥女杀气腾腾、不带一点儿亲情味道的言语,俩窦老头尽皆嘴角好一阵抽搐。

    可寻思了半晌,二人却又没想出什么反驳的话来。谁让人家小丫头说的都是实话来着呢!

    忽地想起一事,窦抗老头连忙开口道,“既然甥女在大元颇受优待,那甥女可有我歧州窦氏的消息?”

    所谓歧州,其实便是唐朝所称的“长安三辅”之一的扶风郡。

    而今,大唐被元朝欺负得只能龟缩在长安城里,至于长安城外的整个关中之地,都被元军劫掠一空,窦家所在的扶风郡也不例外。

    等到元军解开长安之围,分别退往新丰、堳邬、蒲津三地守关之时,窦抗老头忙派人回扶风查探,却发现整个扶风已经被彻底搬空,真而且是J犬不留、寸草不生!

    所剩下的,只有一地饿死的老鼠了!

    窦抗、窦轨俩老头之所以这么快就张罗着投降,这其中也有希望那位大元陛下能够看在他们还算识相的份上不要过分凌虐窦家子弟的因素。

    “那些家伙丫,现在好着呢!不缺吃不缺喝的。成年子弟都分了地,每人十亩,只要他们不太败家,维持个温饱生活是没问题。没成年的,也都送进学校读书去了。还有几个比较优秀的,被娘亲看中,亲自带到身边调教。只要她们老老实实地学文习武,服侍好我干爹,将来出人头地,也未必就没有可能!”

    宇文秀宁没说的是,窦家那些子弟,虽然有好多留在了司隶,可也有好多自恃世家出身,言语之间对大元陛下颇有不敬,结果,被宇文德容一怒之下命人发配到海外荒岛上垦荒种地去了。

    大元虽然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解决水土不服的方案,可这帮家伙,平素里娇生惯养的,突然要到那种鸟都不拉屎的荒岛上去垦荒,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其中许多人,这辈子能不能活着回转中土,还在要看运气如何!

    而窦家也确实有几个比较优秀的子女,被宇文德容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可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女子,也是宇文德容准备将来送给大元那位昏君陛下暖床用的。至于说这些女子能否在大元庞大的内廷队伍之中脱颖而出,就要看她们的本领与造化了!

    窦抗、窦轨俩老头自然不知道宇文秀宁的话中还藏着这么多坑,俩老头一想,这些家族子弟,还有地种、有书读,顿觉心中大定,至于那其它钱财之类的,就都不成问题了!

    在俩窦老头心目中,世家子弟,最重要的,就是诗礼传承!只要这东西还在,家族就还有复兴之日。

    有了这种观念,俩窦老头很快干净利落地应下了投降之事,并答应宇文秀宁,可以出面为大元联络一些有识之士,共议投元大事。(未完待续。)

    第三卷 大业年间(。) 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神通出马

    给两个便宜舅舅窦抗、窦轨俩老头留下了个联络降元义士的难题后,宇文秀宁当天,便神秘地离开了窦府。(哈十八。纯文字)

    包括俩窦老头在内,整个左右千牛备大将军府,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宇文秀宁是如何离开的。

    若非窦抗老头的密室里还扔着那一团已经被揉成废铁的宝剑,俩老头几乎都以为自己二人是在做梦了!

    “兄长,你说,这事儿,咋办?”

    “还能咋办?时至今日,你我兄弟还有选择的余地么?况且,若是德容她们母女真的已经降元了,这于我们窦家,倒也不完全算是坏事儿!说不定,还有就此一飞冲天的可能!”

    “兄长是说,德容她们母女和大元那位昏君之间可能是那种关系?”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宇文成龙那昏君是什么名声,贤弟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那妹妹,还有如今这个外甥女的姿色,也不消多言。那宇文成龙不动心才怪呢!说不定,两个都已经……,嘿嘿”

    “唔,难怪,刚刚小弟我看那外甥女,提起他干爹之际眼神有些不大对劲呢!原来如此!”

    “只是,兄长,这事儿,一旦传将出去,于我岐州窦家的名声,不大好吧?”

    “无妨!在世人眼中,我们那妹妹窦德容已经死了十多年了,想来以后也不会再以此名出现在世人面前。至于咱们那个外甥女,且不说她现在已经改姓宇文,就算不改,那也是姓李,于我窦家何干?咱们要做的,只是借着这股东风,让我们岐州窦家的传承得以延续下去。”

    俩老头鬼鬼祟祟地非议着宇文秀宁母女之际。并没有注意到,自家密室棚顶的某个隐秘的角落,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正恶狠狠地盯着二人,仿佛要把这俩嘴贱的老头给生吃了似的!

    好在俩老头并没有在窦氏母女的事情上过多纠缠,片刻过后,二人便很是认真地商量起了投降大计来。

    在俩窦老头看来。光是自己二人投降,肯定不会受大元陛下重视,所以。二人决定,先拉拢一批小弟为羽翼,最好能有军中人士,带着一部分人马投降。

    只是陇西李家毕竟在暗中经营了十数年,死忠分子还是很有一批的。

    俩窦老头虽然有心拉人跟着自己降元,却也不得不再三仔细地精挑细选,排查可疑份子。否者,一旦消息传入李建成的耳中,就算俩老头是李建成的舅舅,只怕也性命难保!

    就在俩窦老头挨个朝臣里面左挑右捡之际,大唐皇宫之内。李建成也和其便宜叔叔李孝基商量了个七七八八。

    经过李孝基一番游说,最后,李建成还是决定,弃长安出奔塞外。

    只是,李建成虽然下定了决心,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千头万绪的!

    首先便是逃跑路线的选择。

    从长安往漠北,李建成有两条路可选:一个是直接北向,经蒲津关过黄河进入并州,再北上出楼烦关,直通塞外;另一个则是西向,出大散关往西凉,再北向去漠北。

    蒲津关有李靖所部五万人马把手,又背靠黄河,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就算出了蒲津关进入并州,可并州的刘武周会如何对待唐军,还是个未知数。

    此刻的李建成可没有信心一路从并州打出塞外去。

    况且,就算李建成最终能打赢,可若是到了塞外,手中只剩下一堆残兵败将的话,咄苾那厮会如何对待自己,李建成也是心中没底。

    于是,计议了许久,李建成发现,自己就只剩下出奔西凉再转道漠北这一途。

    既然没有什么可选择,那就是剩下具体如何实施的问题了!

    长安以西,可是有着元将尉迟恭及其所部的五万大军呢!虽然其主力在郿邬,可不用问,似大散关这种战略要地,可定是有人马把手的!

    而李建成手下近三十万大军,在加上和这数量相当的百姓,要想悄无声息地瞒过尉迟恭偷渡出去,很显然是没可能的!

    甚至,最大的可能就是,李建成这面刚整出一点儿动静来,秦琼、李靖、尉迟恭的三路人马便会蜂拥而来,像狼群一般地狠狠咬住李建成的尾巴不放!

    还是要打得过元军,才能搏出一条生路啊?

    一念及此,李建成大感头痛。

    “皇叔可有办法打退元军?”

    面对李建成那满是希冀的目光,李孝基心中颇感没有底气。

    出身世家,李孝基一向自诩允文允武,可在天水城被宇文成龙狠狠地蹂躏了一番后,李孝基这才发现,领兵打仗实非自己所长,至少面对元军的时候,李孝基是没什么信心滴!

    故而,此刻李孝基最多的想法就是,躲在后面出个Y招什么的!

    至于说上阵杀敌这种没啥技术含量的事情,还是交给那些赳赳武夫们去干吧!

    然则,面对李建成的询问,李孝基却不敢这般明说!

    天知道这个连自己老爹都干杀的二货会不会哪根筋转不过来,让人把自己也给一刀咔喳了!

    伴君如伴虎啊!

    尤其是伴这种脑筋有问题的君,那绝对不比陪这一头疯老虎来得轻松!

    心中腹诽着,李孝基脑筋急转,迅即有了计较,忙满脸谦卑地开口道,“启奏陛下,微臣保举一人,或可退敌,望陛下明察!”

    “哦?是何人?还请皇叔快快道来!”

    “右翊卫大将军,永康王,李寿!”

    “唔,原来是神通皇叔!是了!有他出马,定可平定元逆!”

    李孝基闻言,却是好一阵嘴角直抽抽!

    李寿,字神通,是李渊老王八的同族弟弟,也是李孝基的族弟。

    这厮有些本领确实不假,可在李孝基看来,最多也就是与自己相仿佛,想要凭他打败元军,除非是那元军的主帅全都睡着了!

    李孝基之所以保举李神通,可并不是真是因为看好这厮,而纯粹是出于一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

    那厢李建成却自以为得计,当下便传旨给李神通,加其为上大将军,着其领兵十万择日出征,务必拿下长安向西的通道,大散关!

    李渊那一辈的陇西李氏诸英杰之中,唯李孝基、李神通二人最为杰出,也颇得李渊老王八倚重,在整个李唐皇室里面,地位也仅次于太子李建成和菊花李二。

    自起兵造反以来,李神通也是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遇到过什么挫折。故而,李神通那是相当的骄傲!即便是唐军一败再败,李神通也只是认为,那是自己没出马的缘故。

    如今被李建成加为上大将军,受命领兵西征,李神通那是相当的高兴,当即召集了手下一众心腹悍将,如史万宝、裴勣、柳崇礼之流,点起了十万精兵,择日出发,浩浩荡荡,直扑大散关而来!(未完待续。)

    第三卷 大业年间(。) 第五百三十八章 段志玄之谋

    如今的长安城内,名义上虽然还有近三十万的大军,可其中老弱病残就占了七八万,真正可用的精兵,不足二十万,而且这其中还有十多万是自西凉强征上来的胡羌各部。《哈十八。纯》

    此番李建成一口气给李神通拨了十万精兵,可谓是下了老本了!

    这一战,李神通要是打不赢,那李唐王朝,基本上,就彻底没救了!

    深感责任重大,受命当日,李神通便召集了手下一众精兵强将商议起了作战方略来。

    “陛下给我们的命令是攻占大散关,为我军西征做好准备,对此,大家都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

    闻听此言,众将尽皆心中鄙夷。

    还西征,是西逃吧?

    谁不知道关中以西,整个西凉地区,都被宇文成龙那强盗给抢劫得干干净净的了!

    现在的西凉,别说是人了,就是老鼠去那里,都得饿死!

    俺们这些大唐军士,还西征干嘛?难道集体去西域吃沙子么?

    虽是如此腹诽着,可李神通毕竟是名义上的长官,必要的尊敬还是必须的,除非大唐帝国正式完蛋了!

    至于现在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尤其是那和洛阳方面还能扯上一点儿关系的几个世家子,比如裴勣、柳崇礼之流,那就更是不怎么在意了!

    据这些个家伙们收到的消息,闻喜裴氏、河东柳氏,似乎都已经搭上了大元王朝的线儿。

    其中,闻喜裴氏的族长裴矩,如今便在大元王朝那面编书玩儿;而河东柳氏的则因为柳述娶了文殿坚的五女,兰陵公主杨阿五,从而傍上了乐平公主这条大船。

    虽说两家目前还没和大元谈拢具体的投降事宜。可只要付出些代价后,将来在大元王朝的统治下幸存,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故而。裴勣、柳崇礼二人对于此番出征都不怎么上心。

    除了这裴、柳二人外,还有几个人也是如此心态,那就是窦抗老头的二儿子窦静、三儿子窦诞,以及窦轨老头的儿子窦奉节。

    这三个家伙。是各自奉了老爹的命令,来拉拢军中重要人物降元的,自然也不会想着帮李神通出谋划策打胜仗。

    这些纨绔们虽然对于此番出征不怎么上心。可有人却对此非常在意,这人便是乐游府骠骑将军、临淄郡公,段志玄。

    这段志玄也算是一位奇人,十四岁就跟着猪头皇殿广出征高丽,而且还不是胡混应卯,是真个的冲锋陷阵去的。这段志玄颇有勇略,以十四岁之龄便已经打遍三军无对手了!可惜这厮运气不好。没摊到个好上司,每次都打败丈,几次出征都没捞到一点儿军功,最后郁郁而回,跟着老爹回太原种地去了。

    后来。李渊老王八造反,这段志玄便自己招募了千余人的队伍,然后率众去投靠李渊。

    而段志玄的成名一战,便是设计迫降了大隋的长安留守,左卫将军屈突通。那一年,段志玄还不满二十岁。

    正是凭此一战,段志玄方才得授临淄郡公的爵位,并得了乐游府骠骑将军的实职。

    如今眼见大唐陛下终于又想起用自己了,段志玄连忙备足了功课,随时等候李神通的垂询。

    此番李神通一开口,段志玄当即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遂连忙快步上前道,“启禀上大将军,末将有话说!”

    “哦,是段将军呀,有话请讲!”

    对于这个小青年段志玄,李神通还是比较看重的,言语之间也客气了许多。

    “启禀上大将军,末将以为,攻取大散关或许不难,真正麻烦的,是郿邬、新乡、蒲津的三路元军。据末将所知,这三路元军大都为西凉骑兵,来去如风,彼此呼应极为便利。尤其是郿邬守军,距离大散关极近,不须半日便可抵达。”

    “若是我军强攻大散关之际,这三路敌人来犯,则我军必将疲于应付,事倍功半,难建全功!”

    “那依段将军之间,又该如何处置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李神通也知道,只是苦于没办法应付罢了。

    “依末将之意,不如上将军奏请陛下另遣人马拖住蒲津与新丰方面的敌人,只要能挡住这两个方向的敌军数日,则上大将军便可专心应付郿邬这一路元军。”

    “凭上大将军只能,以十万大军征讨元军五万人马,想来非是什么难事。只要我等打通了大散关一线,则就算那两路元军赶到,也已经晚了!”

    是了,本王只是执着于其它将领不是元军的对手。可实际上,本王根本不需要他们打胜仗,只需能够拖延几日便可!

    如此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比如,本王的弟弟襄邑王李神符,堂兄高平郡王李孝基,也都是一时之选。若再配上几员上将比如,就算不一定打得过元军,可和他们缠斗几日,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

    打定主意,李神通又和诸将商议了片刻,便吩咐大家整军准备出发,而李神通自己则急匆匆地进宫面圣去了。

    还要派兵?那朕的安全可咋办?

    听闻了李神通的要求,李建成不由得眉头紧锁!

    原来,拨给李神通十万精兵后,李建成手中的精兵已经不足十万了!其它的都是老弱病残,充个数吓唬人还可以,守在长安城里做些搬运滚木擂石、修理弓箭之类的事情也凑合,可真要是派他们出城去打仗,那基本就是给人送功劳呢!

    如今大唐要是再往外派兵,而且还要抵住新丰、蒲津两路合计十万的人马,那么,最少也要派出相当数量的大军。如此,李建成手上,可就基本不剩下什么了!

    可如果不派兵,万一李神通再打败仗,那自己就算手头还有兵,可也没啥冲出重围的机会了,早晚还得困死在这长安城!

    看着李建成愁眉苦脸的样子,李神通也知道,自己这个建议貌似有点儿难为这位新鲜出炉的大唐陛下了!

    略一琢磨,李神通连忙补充道,“其实蒲津、新丰两路的人马,只需虚C旌旗,做足了样子即可,不一定非要和元军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呢,微臣以为,陛下可给这两路人马各派两万精兵,余下的可以用其它的军队凑数,只要做好了表面功夫,想来,元军也不敢轻易强攻!只要能给微臣争得几日功夫,待微臣拿下了大散关即可!”

    “皇叔此计甚好,如此,就依皇叔的之意办!朕这便下旨着襄邑王与高平郡王择日领军出征!”

    随着李建成下定决心,大唐帝国最后一次轰轰烈烈的折腾,终于拉开了帷幕。(未完待续。)

    第三卷 大业年间(。) 第五百三十九章 兵临大散关

    经过了连续近半个月的折腾,李建成终于弄出了总计二十二万的大军,兵分三路,直扑蒲津、新丰和大散关。'‘哈十八。小说‘'

    往蒲津、新丰的两路人马各有六万,都是由两万精兵混搭着四万的老弱病残组成,分别由李孝基、李神符二人统领。

    至于另一路,则是李神通带领的十万精兵,其中包括五万羌骑兵,五万大唐精锐步卒,并有李道玄、李道宗、史万宝、裴勣、柳崇礼、窦奉节等一众强将跟随。

    而充当先锋的,则是自李神通起兵相应李渊造反之时起,就一直充当李神通副手的一员悍将,原本的长安一位游侠儿,史万宝!

    此外,还有李神通的一个侄儿,李家第一悍将,李道玄。

    这李道玄今年还不满二十岁,可沙场经验却相当的丰富。

    早年李渊老王八正式起兵造反之时,李道玄才十五岁,便根着其堂哥菊花李二上了战场。

    李二是个颇有军略武艺之人,自恃本领不俗,为了鼓舞士气,同时也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不是个靠卖菊花为生的萎人,是铁血真汉子,每战李二必定冲锋在前。

    李道玄从小就佩服自己这个二堂哥的文采武艺,结果,跟着李二混了两年后,这李道玄也跟着李二学得疯魔了起来。

    可怜李道玄,平素里看上去挺斯文、厚道的一个小P孩儿,可一上了战场,立即抓狂,其它的什么都不管,但只玩了命的闷头往前冲!

    也正是因为李道玄的这种性格,所以,虽然其武艺不俗,又是皇亲国戚。可李神通依旧没有让其当正印先锋之意,而是命其当副职,至于正职则交给了李道玄更为信任的心腹。史万宝。

    相比于李道玄,史万宝那是沉稳得多,颇有几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名将风范。

    这一正一副、一刚一柔的安排,按说应该算是绝佳的一对组合了。可实则不然!

    还没等李神通兵出长安呢,史万宝、李道玄二人便已经先领着三万前部大军出发了。

    为了抢时间,李神通给史万宝、李道玄的这三万人马都是羌骑兵。其用意自然是盼着这二人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大散关。

    史万宝老成谋国,又跟着李神通打了那么多年的仗,自然知道李神通的用意。

    可史万宝却不敢这么玩儿!

    开玩笑,大散关是天下有数的险关,凭着骑兵去冲击这种关卡,但凡有点儿脑子的,都不会觉得这是啥好主意!

    况且。大散关离郿邬又极近,不足百里,郿邬的元军旦夕可至!一旦强夺大散关不成,反被元军抄了后路,那自己这三万大军可就要报销了!

    最主要的是。以元军那残暴的性格,如果战败被俘,自己多半小命难保!所以啊,安全第一,咱还是一步一步地稳扎稳打吧!

    有了这种想法,自出兵之日起,这史万宝便一步一个脚印,不紧不慢地向着大散关挺进。

    事实上,史万宝这的方法却是没错!

    因为,长安城内的李建成刚刚开始调兵遣将,便有一封详细的唐军出征情报飞出长安,报至了尉迟恭、李靖、秦琼三人的面前。

    信中不但详细介绍了长安方面的出兵情况,甚至还非常细致地列明了随军出征的各主要将领,及其本领、性格特征等诸多细节。

    有了这份情报,尉迟恭等人当即调兵遣将,着手准备迎敌。

    尉迟恭这面倒是没怎么紧张,当即唤来一名副将,命其领兵五千人前往大散关守城。

    至此,大散关上已经云集了整一万的元军,再有大散关这般天下险关,准备充分的话,挡住唐军十万精兵都不是问题!更何况,还有郿邬的尉迟恭所部人马可以随时来援。

    此外,尉迟恭也相信,那两个老伙计,秦琼和李靖,也不会让自己失望!关键时刻,肯定会忽然冒出来给唐军来那么一下狠的!虽然这事儿尉迟恭事先并没有和这二位商量过!

    当史万宝带着大军慢慢悠悠地赶到大散关下时,却发现,大散关的城墙,已经被临时加高、加固了许多。

    而且,城头的灰瓶炮火、滚木擂石、投石床弩之类的,也准备得相当的充足。若果真强攻的话,史万宝手下这三万羌胡骑兵,只怕还真就不够折腾的。

    在关下逡巡了许久,最后,史万宝决定,暂且安营扎寨,等待后续主力大军赶到。

    可史万宝此举,却惹恼了一人,那就是淮阳王、右千牛,小疯魔李道玄。

    起初,李道玄还很是温文尔雅地和史万宝摆事实、讲道理,言道,先锋官就是逢山开道、遇水迭桥的,如今这大散关既然阻了唐军的出路,咱们身为先锋官的,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将其拆除,为后续大军扫平前进的障碍。

    而史万宝则回答说,咱们先锋官的任务是修桥开路不假,可不包括见城夺城!眼前这大散关乃是天下有数的险关,实在不容易攻取,强自攻城的话,只会带来大量的伤亡,于事无补。况且,打通大散关通道乃是上大将军、淮安王李神通大人的任务。咱们若是夺了此城,却将淮安王大人置于何地?

    按说史万宝的话也确实在理,奈何,李道玄一心立功,根本就听不进去!争执了几次后,李道玄气不过,当即领着自己的一彪人马出营骂阵去了。

    “小P孩儿!奶娃一个!也敢在老夫面前指手画脚,当真是,不知死活!”

    史万宝忿忿地嘟囔着,却也没有出手灭了李道玄的心思,而是老老实实地领着大军在营中宅了下来。

    而另一厢,李道玄则领着本部的一万人马,浩浩荡荡地杀到了大散关下,打算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本领,挑了守关的元军。

    可惜的是,李道玄在城下骂了一整天,关上的元军却没有丝毫的动静,依旧是镇定自若、谈笑风生,甚至还有闲心自城头探出脑袋,向下指指点点一番,俨然是在看猴戏一般。

    岂有此理!简直是欺人太甚!你们等着,小爷若是拿不下这个大散关,我誓不为人!

    心中狠狠地寻思着,李道玄气鼓鼓地收兵回营,再次来找史万宝商议对策!

    李道玄不知道的是,正是此番计议,终于为李道玄打开了通往地府的大门!(未?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