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窃隋TXT下载->窃隋

正文 第 86 部分

作者:未知        书名:窃隋        类型:高辣文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元家的根基就在司隶,可以说,整个元氏家族大半精英都住在这洛阳城内,结果,无一例外,都被王世充所部给逮个正着,男的统统砍头,女的则先那啥,再那啥,当真是,好不凄惨。

    除此以外,其它那些平素和王世充不咋对眼儿的大臣们,也大都在乱军之中惨遭灭门!整个洛阳城,一时之间哭声震天、血流漂杵!

    血腥杀戮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还多,到了第三天头上,整个洛阳城减员近两万,菜市场上,密密麻麻的人头堆成了一座方圆十数丈的小山,王世充这才很是有些意犹未尽地停止了杀戮,转而开始和苦。*娃杨侗玩起了秋后算账!。。)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三卷 大业年间(。) 第四百四十二章 军政改革

    虽然已经将洛阳城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可王世充却没急着*杨侗退位,而是先让杨侗给自己加官进爵。(哈十八。纯文字)

    已经掌控了局势,王世充也不客气,一开口,便要正一品的太尉之职,而且还*着杨侗同意自己开太尉府!

    自此,洛阳城的军政大权尽归太尉府,王世充成了没正式登基的实权地下土皇帝。

    王世充当起了洛阳城的实权老大,却惹恼了一个人,那就是瓦岗在的反贼头子,李密。

    “丫的,凭啥丫!太尉,那是杨侗那小P孩儿封给俺李密的好不?你王世充算什么东西?居然敢和你家李大爷抢官做!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小的们,给我干挺了王世充那丫的!”

    在李密的玩命督促下,瓦岗军撕裂了先前的合约,再次悍不畏死地对洛阳城发起了进攻。

    事实上,自从卢楚、元文身殒,皇泰主杨侗被王世充当成金丝雀关在了皇宫里,原本大隋和瓦岗寨方面那短暂的苟且和平就已经注定要破裂了!

    当初签订和平条约是双方就都各怀鬼胎,这会儿又有了光明正大的借口再次开战,再加上李密也知道,即便自己是真心投降,早晚有一天,那杨侗还是会找机会跟自己秋后算账滴!

    于是,趁着如今洛阳城内发生内杠,李密借机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言道王世充是乱臣贼子,不但擅杀忠臣卢楚、元文都等,还贼胆包天地劫持了皇泰主杨侗陛下。

    而李密自己呢,则从反贼摇身一变,成了正义的化身,大隋最后一个忠臣良将!此番攻打洛阳,也并不是为了造反,而是被李密说成了是救杨侗陛下于水深火热,云云。

    李密这么一折腾,可把洛阳城里的王世充气了个三尸神暴跳。

    “丫的!你李密自个就是个反贼。{免费小说。}还敢说俺老王造反,当真是贼喊捉贼,岂有此理!”

    虽然怒火冲天。可王世充倒还没有失去理智,没有出城和李密玩野战,而是调兵遣将、征发民夫,准备守城。

    瓦岗军总兵力大四十余万。而且,李密攻占了洛口仓,不需为粮食发愁;又占据了司隶周围的广大地区,治下人口也有上百万,征兵也比较方便。勉强可以说是占据了人和。

    洛阳城内,王世充收编了十六卫所属的精兵后,总兵力也迅速膨胀,达到了六万有余,而且还都是精兵!在加上强行征调的民夫,也能凑出近十万的大军。

    此外,现在的皇泰主毕竟还勉强算是大隋正统,有着大义之名。

    更兼洛阳城高池深。有险可守!

    故而。总体而言,王世充算是占据了天时、地利。

    双方都颇为自我感觉良好,心底又有那么一股火气和野心,于是,王世充和李密便各自整军,在这洛阳城下叮叮咣咣地打了起了!

    瓦岗军虽然人多。可毕竟不是正规军,攻城器械也不怎么足;而王世充呢。手下小弟虽然少了一些,可治大多是精锐。

    双方这一开打。倒是斗了个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连续打了三四个月,双方各自损兵折将无数,结果却是谁也没看到取胜的希望。

    至此,瓦岗军在洛阳城下已经消耗了年余,原本的那点儿锐气也已经差不多消耗干净了!

    另一方面,由于原本的大龙头翟让是被李密砍死的,原本翟让手下的那些将领被杀的被杀,出逃的出逃,虽然也有一部分最后选择了投降李密,可却始终不受李密信任与重用!

    如今李密有始终没能在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不可避免地,瓦岗军开始离心离德、人心思变!

    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江南的宇文成龙,终于初步完成了对整个江南地区的掌控,已经开始腾出手来率军北上了!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宇文成龙忙得那是非常的充实。

    先是伍云召自林邑出兵抄了宁长真的老巢,随后又与秦琼、宇文成祥两厢夹击,灭了岭南的造反派冯盎,已然胜利回师北上,赶到了江夏、新野一线。

    汉中方向的宇文成都、李靖二人联手,也成功地把菊花李二打回了关中。

    至此,整个江南地区算是彻底纳入了宇文成龙的治下

    更兼杨广已死,宇文成龙也不用顾忌太多,遂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军政改革。

    这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军政分离,确切地说,是军、政、法的分离。

    在宇文成龙的亲自主持下,整个江南地区及各大飞地开始建立起一整套的军队体系、政权体系及司法体系。

    三大体系互不统属、各自独立。

    其中,军队体系包括正规军和民兵两大块。正规军主要是义务兵,负责对外战争、平定内乱等;民兵则主要由退役军人组成,负责地方治安。

    政权体系,改编自原本的民部,最高长官称民部尚书,下有两个副职的民部侍郎。

    按照宇文成龙的构思,要在其治下设立国、州、市、县、乡、村的六级行政架构,各级政权的主要职责就是治理地方、发展经济。具体江南而言,则按找地域划分为十几个州,大抵相当于十几个省,州下设市、县、乡、村级政权。

    而司法体系,则改编自原本的刑部,最高职位为刑部尚书,下设两个副手为刑部侍郎。

    具体而言,刑部划分为民事、吏治两大部。民事主要负责处理百姓之间的纠纷、矛盾,相当于法院,吏治则专司民告官的问题,此外还肩负着惩处腐败的重任。

    这些说起来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却千头万绪,基本上相当于把原本大隋的军政体系全部打碎了重建!

    亏得宇文成龙手下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岑文本等一众能吏,再加上江南大学堂提供的海量高素质人才,就这,宇文成龙也前后忙和了小半年,这才终于把各项事物大抵搞定。

    按照宇文成龙的安排,房玄龄出任第一届民部尚书,宇文定及、长孙无忌为民部侍郎。杜如晦担当第一届刑部上海苏,宇文福及、高表义则出任刑部侍郎。

    其它,沈君道、徐德言、宇文士及则分别出任第一任届礼部尚书、礼部侍郎,专司教育及科举事宜。

    另有魏征做为宇文成龙的首席秘书,光荣地当上了左班大丞相,下辖宇文智及、岑文本高俭、独孤平云等一众小秘充当尚书左右丞,总览所有政、法杂事,直接对宇文成龙这个老大负责。

    至于军事方面,按照宇文成龙的设计,将所有部队划分为海、路两大兵种。

    宇文成都、麦铁杖、秦琼担任第一任陆军副元帅;伍天召、张须陀、沈光出任第一任海军副元帅。至于海陆军的正印大元帅,则由宇文成龙自己一身兼二职。

    而军队体系最大的改革莫过于,在旅团以上的军事单位内增设了参谋部,专门负责出谋划策、制定作战计划!而军队的主将,则负责最终敲定作战方略及具体的作战指挥!

    在宇文成龙的元帅府内,则设有总参谋部,由李靖、宇文成祥出任第一任正副参谋长。

    至此,宇文成龙终于将治下的军政体系搭建完毕。随后又休整了月余,遂再次点齐人马,沿运河北上,直奔洛阳方向杀来。。。)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三卷 大业年间(。) 第四百四十三章 目标瓦岗寨

    自杭州出发,沿运河北上,渡过长江,又在江都逗留了数日后,宇文成龙这才再次起兵。《哈十八。纯》

    此番启程,宇文成龙所部的队伍之中多了两员大将,那就是原本江淮悍匪杜伏威的两个干儿子,阚棱和王雄诞。

    前番杜伏威战败,这二人光荣地当了俘虏,却又死撑着不肯投降,结果被宇文成龙命人关进了小黑屋。

    随后宇文成龙便回转余杭自在逍遥去了。

    可怜阚棱和王雄诞两个苦命娃,在小黑屋里被关了将近半年,早就被折磨得精神崩溃了!

    如今宇文成龙终于再次路过江都,和萧皇后、宇文德容等人鬼混之余,这才听妃暄小丫头提起,说小黑屋里还管着俩大坏人呢!

    琢磨了半晌,宇文成龙这才想起,原来是阚棱和王雄诞两个。

    当宇文成龙来到小黑屋,还没等琢磨好如何开口才能更显得自己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呢,阚棱和王雄诞这对儿难兄难弟便哭着喊着要求投降了!

    对于这两员新出炉的降将,宇文成龙给予了不同的安排,阚棱这天生的R盾被派去给雄阔海、伍天锡当帮手,三人共同统领宇文成龙的心腹亲军,背嵬军。

    至于王雄诞,鉴于这厮有勇有谋,被宇文成龙委以参军之职,具体而言,就是负责协助宇文成龙这个老大制定作战计划。

    现如今的江淮地区已经基本天下太平,杜伏威这个曾经的江淮第一悍匪已经跑去爪哇周围某个荒岛当野人了,而另外两大乱匪,左才相和李子通,在强撑了几个月后。也终于被单雄信、尚师徒等人剿灭。

    目前,宇文成龙率军北上。所要面对的便只剩下两股大的土匪,兖州的徐圆朗以及瓦岗寨的李密。

    徐圆朗割据山东,目前手下有农民军两万左右。

    之所以小弟这么少,倒不完全是这徐圆朗没本事,主要暂时因为,山东地区,经过宇文成龙剿匪之后,大部分灾民都被强行迁往江南以及宇文成龙治下的几大飞地。

    灾民都没有了,剩下的便只有一些大小地主、官僚、世家子啥的,这些人自然不会轻易依附徐圆朗这种农民伯伯出身的造反派。所以。尽管徐圆朗一直都在努力折腾。可手下小弟的数量始终不见增长,最高也才不过两万出头!

    而且,随着宇文智及带领人马稳稳地盘踞江淮,四下招募流民,在隋军开出的丰厚条件诱惑下。徐圆朗手下的小弟那是R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减少着。

    等到宇文成龙率军北上之际,徐圆朗所部已经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的农民军了!

    见势不妙,徐圆朗第一时间做出了自以为聪明的选择,那就是,投降。

    不过,徐圆朗投降的对象可不是宇文成龙,而是瓦岗寨的土匪头子,李密!

    徐圆朗之所以如此,也与早些年流传出的“十八子。坐天下”童谣有关。

    在有着浓重的封建迷信思想的徐圆朗看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姓李的要当皇帝了!而目前看来,这姓李的人里面,有可能鼎定江山的就只有瓦岗寨李密和长安城李渊两个。这其中,又以李密兵锋最盛!

    瓦岗寨,那可是有着四十多万的大军丫!而且李密还是世家出身!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有将近五层的机会,李密会最终夺得江山!而李渊的胜算,也就三四层吧!至于其它的一层半左右,则由天下各路诸侯共同瓜分!

    所以,本着早靠大树好乘凉的心态,徐圆朗选择了这个时候去抱李密的粗腿,顺便解一下自己这兖州的危局。

    徐圆朗的媚眼是抛出来了,可却没得到李密的热烈回应。

    因为,这个时候,李密正和王世充俩打得热火朝天、不可开交的,哪有时间、有兵力来给徐圆朗解围丫?

    于是,接过徐圆朗送来的降哈十八信后,李密很是口惠而实不至地给徐圆朗封了个兖州总管、鲁郡公的封号,并命其率兵进军魏郡,给瓦岗军抵挡宇成龙的兵锋。

    接到了李密的回书后,徐圆朗就觉得这心里拔凉拔凉的!

    “俺手下总共才两万小弟丫!李密这瓜娃子倒是真敢想,居然让俺去抵挡宇文成龙的二十万大军,这和让俺直接抹脖子有啥区别丫?”

    徐圆朗想的确实不差,就连做为对手的宇文成龙,也没咋把这徐圆朗放在心上。

    自江都出发,随后汇合了自江夏北上的伍云召、麦铁杖、张须陀所部,两厢加起来总计近二十万的人马。

    这期间,宇文成龙命张须陀、宇文成祥、沈光三人统领水陆合计的五万大军,直扑兖州。

    而宇文成龙自己,则带领着伍云召、麦铁杖、单雄信、裴元庆等一众雄兵强将,浩浩荡荡地开往颍川许县,也即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许昌。

    这一路行来,宇文成龙不求速度,但求稳扎稳打。

    每过一地,宇文成龙都先以雷霆之势将当地的大小反抗势力迅速清理干净,并让后方的魏征等人迅速调配政法人员前来治理地方,同时派驻民兵维持治安,只在几个重要的城镇留有部分正规军。

    自从当上瓦岗寨大龙头以来,李密一直都专注于攻打洛阳。

    在李密看来,只要占领了这个隋都,则其它个州县,都可以传檄而定!

    有了这种观念,李密几乎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攻打洛阳之上,李密将手下近乎全部的三十余万大军都囤积在了洛阳城外的金墉城,另有三万余大军驻守洛口仓。至于瓦岗军的老巢瓦岗寨,只有两万多一点儿的守军,而且还大都是老弱病残!

    也正是因此,宇文成龙这一路行来,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不费吹灰之力。

    占据了许县后,宇文成龙却没再继续挥军向洛阳挺进,而是开始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秦琼、单雄信率领,总计三万人马,向西攻略襄城郡,最终目标是攻占伊阙,封住司隶南向的出口。

    第二路则是有宇文成龙的便宜大舅哥伍云召统领,麾下有尚师徒、裴元庆等一众猛将,并所部五万人马,北向经略荥阳,最终目标则洛阳东侧的虎牢关,旨在切断瓦岗军东向归路。

    而宇文成龙本人则,亲提五万大军北向经陈留往东郡,直扑瓦岗军的老巢,瓦岗寨。

    按说瓦岗寨上只剩下一群老弱病残了,应该不值得宇文成龙如此兴师动众才是。

    原来,据宇文成龙收到的消息,目前,留守瓦岗寨的是原本瓦岗寨大龙头翟让的一员心腹大将,徐世绩。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三卷 大业年间(。) 第四百四十四章 打败仗了?

    第四百四十四章打败仗了?

    宇文成龙亲统大军攻打瓦岗寨,麾下自有无数精兵猛将跟随。《哈十八。纯》

    而做为前部先锋的,则是宇文成龙的两员心腹大将,裴世基和程咬金。

    程小胖自然不消说了,早在宇文成龙还是左卫大将军时,这厮便在武侯府给宇文成龙当参军,后来宇文成龙历次出征,这小胖子基本都有跟随。此外,程小胖还曾跟着伍云召、秦琼等人经略琉球、爪哇、林邑等地,可谓身经百战。

    至于裴世基,却是出自闻喜裴氏,不过分属旁支。

    同时,这裴世基还是傻小子裴元庆的老爹。

    早在文帝之时,裴世基便在宇文述手下当差,曾经跟随宇文述老头南下攻陈、北伐杨谅、西征吐谷浑,可谓是宇文述的一大心腹将领。

    及到后来,宇文述老头驾鹤西游,裴世基自觉跟着杨广混没啥前途,也便借着自家儿子的关系,跑到了宇文成龙这面当差。

    而宇文成龙呢,也对这老头信任有加,每每委以重任,虽然还没让其单独领军过,可每次宇文成龙出征都会将这老头带在身边,遇有疑难之事,也会向这裴老头请教询问。

    裴老头和程小胖,这一老一少、一稳重一跳脱的搭配,按说应该算是比较科学了。

    可让宇文成大吃一惊的是,这裴、程二人所部的五千人马刚刚杀进东郡没两天,便鼻青脸肿地跑了回来。而且,剩下的人马也只有不到四千,另有千余人不知所踪,就连两员主将也只回来了一个裴世基老头。《哈十八。纯》

    至于程小胖,也不知道是壮烈殉国了,还是可耻地当了俘虏。

    “咿呀?咋回事儿?打败仗了?”

    望着灰头土脸而回的裴世基小老头,宇文成龙满脸诧异地开口询问道。

    面对宇文成龙殷切的目光,裴世基小老头满脸尽是羞愧之色。

    也难怪裴老头如此,人家裴老头可是南征北战近三十年了,哪成想,八十岁老娘倒绷孩儿,竟在瓦岗寨这小Y沟里翻了船。

    最为关键的是,这可是宇文成龙第一次让裴老头单独领军丫!

    红着老脸嗫喏了半晌,裴老头这才缓缓道出实情。

    原来,就在赶到瓦岗寨的当日,裴老头派程小胖去阵前骂战,而裴老头自己,则在后面安营扎寨,准备等候大军的到来。

    等到裴老头安营完毕,那厢程小胖也垂头丧气而回,却是因为不论程小胖如何挑衅,瓦岗军那是坚决的闭门不出!

    在宇文成龙的命令里,裴、程二人的任务就是逢山开道,并给后方大军安排营寨啥的,并没有要求二人攻打瓦岗寨,故而,裴称二人所部的五千人马连攻城器械都没带,自然没法攻城。

    不能攻城,敌人又不出来迎战,裴、程二人商议了半晌,也没想出啥好主意来,便安排手下军士宿营休息。

    当然了,裴、程二将也没忘了安排值宿的守军以及在营寨周围撒下大量的斥候。

    不过,裴、程二人把戒备的重点都放在了瓦岗寨方向,至于其它三面,却只有少量的士兵巡夜。

    如此安排,这也和前部先锋的人马不多有关。

    此外,瓦岗寨的地形独特,易守难攻。而被隋军堵了正门后,瓦岗军想要出山,也必须经过裴程二人的营寨!想要悄无声息地绕过隋军大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哪成想,就是这一点点的疏忽,让裴、程二人吃了个大亏,险些全军覆没。

    就在裴、程二人抵达瓦岗寨的当天夜里,约略寅时许,正值隋军睡梦正酣之时,营寨后方忽然起火。

    虽然有些猝不及防,可隋军反应还算迅速,不到半刻钟的功夫便已经完成了紧急集合,并第一时间组织人马赶往后营。

    而这个时候,前来劫营的瓦岗军刚刚攻破营门向营内推进约十数丈远。

    原来,隋军虽然没有重点防御后方,可该设置的陷阱、梅花桩啥的可是一样也没少安排!而前来劫营的瓦岗军数量有不是特别多,只有约略三千人马。结果就是,当瓦岗军一路艰难地冲进隋军营寨之时,迎面正遇到了赶来增援的裴世基及其所部近三千隋军。

    瓦岗军毕竟是农民军出身,远不如裴世基所部人马精锐。仅仅用了不到两刻钟的功夫,裴世基便将来犯的瓦岗寨贼兵杀了个七零八落、哭爹喊娘。

    眼见行将大获全胜,彻底剿灭这股来犯的贼兵之际,隋军营寨四周,忽地响起震天的鼓声。与此同时,漫天的火箭自隋军大营的正前方,流星一般地砸进了隋军的大营。

    很显然,这次来的,可不是偏师了,而是瓦岗军的主力。

    这厢,裴世基正寻思着先一鼓作气的消灭眼前的这这股贼兵,然后在转头增援程小胖之际,后方,瓦岗大军已经一举冲破了隋军的营寨,上万的瓦岗军蜂拥而入,并开始四下里杀人放火。

    内有数以万计的瓦岗贼兵杀人放火,外面又四下里都是隆隆的战鼓声,也不知有多少贼兵隐在暗处。

    意识到势不可为,裴世基只得迅速收拢军士,并试图回营汇合程小胖后再突围。

    可惜的是,在乱军之中冲突了半晌,裴世基也没能找到程小胖的踪迹,万般无奈之下,裴世基只能独自领着这些隋军率先突围。

    “夜半偷袭,声东击西,外加十面埋伏,这徐世绩,倒果真是个人才丫!”

    沉吟了半晌,宇文成龙这才缓缓抬起头来开口道,“嗯,好了,本帅知道了,裴老将军暂且下去休息吧!”

    “嗯哼?”闻言一愣,半晌,裴老头这才缓过神来,很是疑惑地开口道,“主公,末将吃了败仗,损兵折将,还害得程小将军不知所踪,您就不惩罚末将?如此,何以服众丫?”

    在裴老头的心目,吃了败仗,最轻的,那也是要挨板子、被贬官的,搞不好,碰到主帅跟自己不对眼,被砍头都是有可能的!咋到了自家主公这里,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捏?

    “胜败乃兵家常事,裴老将军不必挂怀!只需裴老将军能够认识到失败的缘故,以后小心在意,莫在同一条Y沟里翻船即可!至于程咬金嘛,那死胖子是员福将,没可能就这么轻易死掉滴!裴老将军且放宽心便是!”

    “倒是那些死伤的将士,还需裴老将军多费些心思,务必按照规定把相关的抚恤发放下去!”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三卷 大业年间(。) 第四百四十五章 徐世绩投降

    第四百四十五章 徐世绩投降

    对于不慎战败的裴世基老头,宇文成龙没有苛责,仅仅是交代裴老头做好善后抚恤工作便命其退下了。

    随后,宇文成龙亲提大军,杀气腾腾地向东郡杀去。

    至于不幸失踪的程小胖,宇文成龙那是没有丝毫的担心。

    然则,事情的发展还是有些出乎宇文成龙的预料。

    就在宇文成龙所部的大队人马距离瓦岗寨还有百余里远的时候,程小胖忽然幽灵一般地冒了出来。

    和程小胖一同出现的,还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

    “主公,您看,我给您带谁回来了!”

    再次回到宇文成龙面前,程小胖丝毫没有打了败仗准备接受军法处分的觉悟,反而一副嬉皮笑脸、得意洋洋的神态。

    瞟了眼程小胖身后的那个小青年,宇文成龙发现,这家伙身高近七尺,鼻直口阔、样貌英武,却又不失儒雅之气,整体给人感觉,倒是有几分美周郎的儒将风采。

    “难道,这厮是程小胖子新近结识的好基友?又或者说。是这小胖子的便宜舅兄?”

    虽然心中腹诽着,可宇文成龙脸上却不动声色,略显带着三分惊讶地缓缓开口道,“哦?此系何人?”

    “好叫主公知晓,这小子就是原瓦岗寨大龙头翟让的心腹爱将,现在瓦岗寨上的总头领,徐世绩!”

    口中说着,程小胖脸上满是得瑟的神情,就差在脑门上刻一行“我很牛叉,快表扬我吧”之类大字了!

    “哦?”闻言,宇文成龙也是眼中精光连闪,上下打量了那个小青年半晌,这才缓缓开口道,“你就是徐世绩?”

    “回宇文尚书的话,草民正是徐世绩!”

    面对宇文成龙灼灼的目光,小青年很是不卑不亢、意态从容地回答道。(哈十八。纯文字)

    “此来为何?”

    “投降!”

    “条件。”

    “草民别无他求,只求宇文将军能够视瓦岗寨上的老弱为治下之民即可。”

    “你自己呢?”

    “愿听凭宇文尚书处置!”

    “哦……,好了,本将军知道了,你且下去候着吧。”

    挥手斥退了徐世绩,宇文成龙这才转头询问起程小胖事情的经过来。

    程小胖口才不错,口水横飞了片刻,就把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明白、活灵活现。

    当日被瓦岗军成功偷营,结果程小胖很是可耻地当了俘虏,和程小胖一同被俘的,还有千余名隋军。

    被押上瓦岗寨后,程小胖得到了徐世绩的亲切接见。

    起初,程小胖还以为这厮是想招降自己,还死撑着表现出了一副宁死不屈的忠贞气概。

    言语之间,程小胖很是大义凛然地叱责徐世绩为祸国殃民的造反派,早晚会被自家主公生擒活捉、千刀万剐,剁碎了包饺子喂狗,云云。

    要说程小胖本人有多忠贞,这事儿还真要画个问号。

    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程小胖对自家老娘,还有妻儿,那是绝对是真心的好!

    而在宇文成龙手下的那些大小大头兵,不论本人生死,其家人都得到了相当好的照顾。仅从这一点出发,程小胖是轻易不会背叛的!

    况且程小胖也知道,那种越是怕死的人,往往死得越快!

    所以,程小胖那是死撑着才忍住了跪地请降的冲动滴!

    哪成想,直到程小胖喷口水喷得口干舌燥了,那厢,徐世绩这才开口说道,自己打算投降隋军,只恨无门,故而这才设计把程小胖等人捉上瓦岗寨,求程小胖给引荐一番,云云。

    原来,这徐世绩在瓦岗寨过得并不如意。

    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徐世绩可不同于那些因为活不下去才造反的农民伯伯,即便是隋末大乱,徐家本身也衣食无忧。

    而杨广发丁征伐高丽的时候,徐世绩还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小P孩儿,还没成丁(隋制男二十成丁),自然也不在征发之列。

    当初,徐世绩之所以跟着翟让造反,纯粹是出于文艺青年儿的一腔热血,幻想着有一天自己成为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旷世英雄。

    刚刚拉起部队的时候,土匪习性的翟让领着手下一众由流氓混混外加一群没了活路的农民伯伯们四下劫掠、为非作歹、杀人放火,很是干了一些坏事儿。

    徐世绩一看,老是在自家地盘打劫,这也不是个事儿丫!再这么搞下去,老百姓哪还有活路丫!

    于是,徐世绩就劝翟让,试图让其建立封建政权,规范治理辖下州县。

    哪成想,翟让本身就是个胡子性格,暴戾恣睢,且胸无大志,只想着过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碗喝酒、大块分R的自在生活!对于打天下、治郡县、救百姓于水火这种崇高的理想,翟让那是相当的无爱!

    所以,任徐世绩百般规劝,翟让就是不听。

    连番进言无果,徐世绩也终于看清了翟让的为人,有心就此离开,可又怕翟让手下那帮土匪把自家也给祸害了。

    寻思了许久,徐世绩这才改变了主意,对翟让说,“你看,咱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大家乡里乡亲的,老是在自家地盘祸害百姓,是要被乡亲们戳脊梁骨的!”

    “宋、郑两州临近运河,那里商贾众多,很有油水,不如咱们去那儿打劫吧!去了那里,不到那打劫的收获会多很多,而且还不会被相亲们骂!”

    翟让一听,有更多的肥羊?这主意不错,遂会挥师西向。

    果不其然,到了宋、郑两州后,翟让所部打劫所得成几何级数上升。而钱粮多了之后,翟让所部的人马也飞速的增长。

    不出半年的时间,翟让所部便成了中原地区较大的一股乱匪,并占据了瓦岗寨为根基。也正是闯出了偌大的名声后,瓦岗军才吸引了李密这种世家名士上山入伙。

    和翟让的土匪习性、过一天算一天不同,世家出身的李密颇有才情,而且素有大志。

    最早的时候,李密是杨广的宫廷侍卫。

    因为工作不认真,值班时间偷懒,还很倒霉地被杨广捉了个现行,遂被逐出了大内侍卫的队伍。

    就在李密垂头丧气,自觉钱途无亮的时候,宇文成龙的祖父宇文述老头对李密说,“瓜娃子,不要灰心!在老汉我看来,你个瓜娃儿还是很有才学地,何必在这宿卫之中厮混呢?不如回家好好读书,将来未必就没有出人头地的时候丫!”

    李密闻言,顿觉眼前一亮、神念通达,心胸豁然开朗,遂转身回家发奋图书。

    一次,李密骑牛出门访友,把《汉书》挂在了牛角上,边走边看,却不小心撞到了当时的尚书右仆S,杨素老头儿。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三卷 大业年间(。) 第四百四十六章 何去何从

    第四百四十六章何去何从

    杨素老头儿是个矛盾综合体。'‘哈十八。小说‘'

    一方面,这老头非常的嫉贤妒能。比如,当初大隋四大名将之一的史万岁,就因为功勋卓著,惹得杨素老头嫉恨,才被杨素老头告了黑状,结果被当时的文帝杨坚给活活打死。

    另一方面,这杨素老头又非常的爱才、惜才。比如,在对李密一事上。

    李密骑牛冲撞了尚书右仆S杨素,结果,杨素老头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很是和颜悦色地和李密攀谈了起来。末了,杨素老头还对李密表示了由衷的欣赏,并随手赏给李密不少资财,还送了李密俩贴身丫鬟研磨、暖床。

    后来,洛阳城里传出流言,说什么“十八子,坐天下”,当时杨广就怀疑是有姓李的想要造反夺自家江山。于是,杨广就想着把全天下姓李的全都给宰了。

    杨素老头闻讯,心中大为震惊,为了保住李密,杨素老头不惜犯颜直谏,险些惹怒了杨广。

    再后来,宇文述老头和宇文成龙借机把屎盆子扣在了李渊老王八身上,这其中也没少了杨素老头则在一旁大敲边鼓的因素。而杨素老头之所以这么做,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转移杨广的仇恨,进而保住李密。

    杨素老头死后没多久,其子杨玄感造反,当时杨玄感的首席谋士就是李密。

    彼时,杨广正亲统大军出征高丽,而杨玄感则在黎阳督粮。

    自诩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李密效仿着古之名士,很是风S地给杨玄感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北据幽州,断杨广的归路;中策取长安,据守关中以待天时;下策是就近攻取洛阳。

    当时,杨玄感认为,攻陷洛阳,就可以挟持满朝文武的家眷,届时隋军军心必乱,可一战而定,这才是真正的上策!遂兵进洛阳。{免费小说。}

    实际上,李密的这三个主意,都算不上啥好主意。

    先说上策,北拒幽州,说着好听,可实际上,黎阳距洛阳不过百里许,而离幽州,可是有着两千多里呢!

    当时杨玄感手下大都是一群生活无着的农民伯伯临时拼凑成的队伍,而且人数也不过万余人,其中很多人连牛都没骑过,更别说骑马了!

    靠着步行玩两千多里的长途奔袭,怎么听着,都不咋靠谱!

    再说了,当时杨广麾下还有大量的海军,就算被杨玄感截断幽州方向的归路,也可以遣一队人马自海上绕行,奔袭杨玄感的后路。

    所以,李密出的这个上策,理论上貌似不错,可实际上没有一点儿可行性!

    再说中策,奔袭长安。同样的,黎阳到长安,也有着上千里的路程。千里奔袭,一样的风险太多。

    况且,长安城做为当时大隋最大的雄城,真正是城高池深,难以攻陷。更不要说,黎阳至长安,还要经过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的函谷关!战国时代,六国伐秦,数十万大军都在函谷关下折戟沉沙,更遑论杨玄感这不过万余的农民军!

    故而,李密的这个中策,也和海市蜃楼差不多,只是看上去漂亮而已!绝对没有一点儿的实用性!

    倒是下策,看上去靠谱些!至少,黎阳至洛阳,才只有百余里远,杨玄感所部的这些农民兄弟,辛苦一下,还是可以看见洛阳的城门滴!至于能否攻破洛阳城,那就另当别论了!

    实际上,以当时杨玄感所部的战斗力,别说长安、洛阳这种坚城了,就连随便一个小县城,只要守军将领不是猪头,杨玄感也基本没啥希望攻破!

    可李密不这么认为丫!

    大概是读书读傻了的缘故,李密出主意,那是从来不考虑实际情况滴!

    眼见自己的上中下三策,杨玄感只取了下策,李密就很是主观臆断地认为,杨玄感不分好歹,早晚必败!于是,李密就早早寻机开溜了。

    最后,杨玄感终于兵败,李密就更加坚定地认为,这是杨玄感不听自己这个超级谋士金玉良言的结果!

    再后来,李密上得瓦岗寨,大展拳脚,把原本一盘散沙的瓦岗寨治理得井井有条,俨然初步具备了精锐悍匪的雏形。

    待到李密率瓦岗军夺取洛口仓,一举将瓦岗军发展成整个大隋最强大的乱匪,并顺利宰杀翟让,当上了瓦岗军头号领头羊,李密也就更加的自负起来,俨然地球太小,都快装不下李密一般!

    徐世绩虽是翟让心腹,可实际上,徐世绩造反是为了实现救万民于水火的崇高理想,这和翟让的终极目标有点儿不大吻合。

    等到李密上山后,徐世绩发现,这李密似乎比翟让更靠谱些!至少,人家李密不会像乱匪一般胡乱的杀人放火、烧杀抢劫!

    于是,徐世绩就寻机劝翟让,让其奉李密为老大。

    虽然最后翟让没有完全听从徐世绩的建议,可也尊李密为“魏公”,让其自统一军,号为“蒲山营”。而徐世绩呢,也因此而获得了李密的好感。

    后来李密造反,大肆屠杀翟让所部将领,由于念着先前的那份人情,李密最终没有杀害徐世绩。

    不过,徐世绩也挺倒霉的,在李密赶来救下徐世绩之前,可怜的徐世绩就被李密手下的那些悍匪给砍了好几刀。最凶险的一刀,砍在了徐世绩的脖子上,险些让徐世绩脑袋搬家。

    虽然最终得以保全性命,可徐世绩毕竟曾经是翟让的心腹,故而在李密那里不咋受待见。而徐世绩提出的占地盘、抢人口,发展经济、充实粮仓的战略,也没有获得李密的肯定。

    坐拥近四十万大军后,李密一门心思放在了攻占洛阳,一举定鼎天下之上。

    在司隶激战了数月,李密虽然没能贡献洛阳,可也占据了距离洛阳城不过十数里的金墉城。自此,李密便视金墉城为根基,钱粮人马等基本都囤积于此。至于原本翟让经营起来的老巢瓦岗寨,则基本被李密抛弃,最后丢给了徐世绩这个不受李密待见的翟让旧部。

    经历了这么一连串的事情后,徐世绩也基本看来了,知道自己在李密手下是没啥前途可言了。

    而今宇文成龙前来剿匪,徐世绩虽然自诩武略过人,可面对战功赫赫的宇文成龙,徐世绩也没有多少信心。

    和手下一帮兄弟们商议了半晌,最终,徐世绩等人决定,投降!

    可即便是投降,也不能就这么一仗不打就放下兵刃投诚丫!那样的话,将来自己等人,还不是一样不受待见?

    思量了再三,徐世绩这才定下了先打一场,得了胜仗再投降的计策!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考量,徐世绩所部的瓦岗军并没有对隋军下死手,那失散的千余隋?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