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三国之董卓布武TXT下载->三国之董卓布武

正文 第 6 部分

作者:未知        书名:三国之董卓布武        类型:高辣文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轻易就杀了,不行。要是不杀就像是根刺扎在他心间,也不好受。

    沉思了半响,董卓忽然一笑,算了,到时候再说,历史总归是历史,不能尽信,只有人处在其中才是真的,先摸一摸吕布的秉性再说。

    烦恼暂时隐去,董卓哈哈一笑,伸手揽过碧芽儿的柳腰,起身道:“走,为夫带你去皇帝的御花园游玩。”这一句话说的豪气干云,简直视皇帝为无物。

    “嗯。”点了点头,碧芽儿顺势站起身子,与董卓一起游览洛阳南宫。

    ………………

    洛阳城东,一座丝毫不起眼的将军府里,丁原独自一人在晦暗的灯火下,举着书简细细品读。

    丁原本寒门子弟,却凭借着灵帝的赏识,一路从小吏跃为并州刺史,为大汉镇守并州边陲之地,对提拔他的灵帝自然是忠心耿耿,何进密诏让他进京诛杀十常侍,他立刻点齐马步军五万,兵进洛阳,却没想到才十几人功夫,洛阳城就像是这苍天,变化莫测。

    先是何进与十常侍争权,后何进被杀,十常侍又死于袁绍等人之手,最后居然是便宜了董卓这只豺狼,想到这些,丁原只觉得手中的竹简索然无味起来。

    “父亲大人还在读书?”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的青年人,踏入房内,轻声对丁原道。

    一身白色戎装尽显挺拔身姿,刚毅英俊的脸上掩不住的英气,炯炯有神的双眼中光芒四S,果然不愧是人中吕布。

    轻轻的放下竹简,丁原叹气道:“心乱了,书读的都没滋味。”

    “为何父亲大人不在外统筹大军,反而孤身犯险,进洛阳这等龙潭之地?”吕布轻轻的跪坐在丁原面前,轻声出埋藏在心底的疑惑。

    “论兵事,我不如董卓,加之此来根本没有带攻城器械,洛阳坚城,难下矣。”摇摇头,丁原细细解释道,对于这位义子,他是打心里喜欢的,不仅英勇盖世,而且人也极聪明,在军事上一点就透。

    小小的主簿,确实屈才了。如度过此次危机,就不让他做主簿了,以他的才能,去雁门做太守绰绰有余。

    “城内不是还有袁绍吗,只要里应外合,董卓还不是夹在包子里的馅,怎么捏,怎么圆吗?”吕布不解道,他再聪明也是以勇武著称,并且从小生活在并州荒凉之地的人,对世家大族的了解近乎于零。

    “袁绍此人,要是不*着他,他是不会压上袁氏一族作为赌注的。”一说到袁绍,丁原的眼中冷不住就闪过一丝Y晦,世家子,果然都是忘恩负义之徒。

    “父亲大人是想先内联袁绍,再行大事?”吕布恍然,怪不得丁原入城时,曾今交代过诸将便宜行事呢。

    “嗯,明日早朝时,当见上一见。”丁原点了点头,面上凝重一片。

    “但要是袁绍不肯呢………。”吕布细细一想又觉不对,心中不由的升起点Y郁。

    第二十七章一朝权C在手,即无法无天(上)

    旭日初升,朝阳微露,那一丝火红的光芒从遥远的天际直S整片大地。

    德阳殿作为南宫主殿,如一柄利剑直指天际,散发着一股股披靡纵横之气。

    当年汉光武帝立都于此,划地而建宫阙,可能就是看重了这一点如紫气东来的气魄。

    道路旁。一个个西凉兵持戈而立,甲胃擦得透亮,煞气*人,从旁走过似闻到股股的血腥味,使人作呕。

    正赶往德阳殿的诸大臣们,除了少数几个能面色如常外,其他或多或少都脸色难看。

    有些没心没肺的甚至在心里嘀咕,这是怎么了,平常西凉兵看着就够凶悍了,今天怎么比往常还要气势*人。

    人群当中,一身正服的丁原带着吕布,靠在袁隗身边。为了能让吕布上朝,他零时任命吕布为将军,勉强能上朝的那种,以防备可能发生的意外。

    “袁公,袁公,在下率军驻扎在城外,令侄袁绍驻军城东,此等机会千载难逢,当速除董卓。”丁原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

    他们在宫门前相遇,丁原在路上细细的分析了形势,几乎是吐血般竭尽全力的游说袁隗。

    但袁隗却是不为所动,他深谙处事之道,现在董卓势强,但盛极而衰,他坚信董卓会有衰败的一天,到时他自然能率诸位大臣给他致命的一击。

    现在自然是先明哲保身,以图后为。

    “兵祸可能危及圣上,建阳休要多言。”照例软绵绵的顶了一句,袁隗小心的观察了下四周,见杨彪等人小心翼翼的把他两围在中间,这才低声道:“我与司空等人商议过,打算联名上奏陛下,以建阳你为执金吾,先留个名义驻扎在洛阳,等时机成熟后,再图后发。”

    执金吾?那是巡视宫外的,我驻扎在城外算什么?丁原心中一恼,暗叹世家之人,果然都自利,袁氏深受皇恩四世而三公,今日却,哼。

    心里如此想,但丁原也算是颇有城府,脸上却不显,淡淡抱拳道:“如此建阳明日就出返回大营,尽力统兵与董卓周旋,使其不敢妄动。”

    事以至此,再留在洛阳也只会图添隐患,还不如返回城外,在形势上还能稍微制衡一下董卓,使他不要太乖戾。

    丁原把不满臧在心底,袁隗老狐狸一时也瞧不出来,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道:“会有机会诛杀董卓的。”顿了顿,袁隗抬头看了看近在咫尺的德阳殿,道:“要是被董卓看到我们如此亲近反而不美,我先行一步。”说完,稍微加快脚步,朝队伍前面行去。

    “父亲大人,此人面善而心不诚。”吕布对于所谓太傅可没半点敬意,微微的靠向丁原,Y晦的盯着袁隗的背影,小声道。

    “奉先禁声。”丁原一惊,看了看四周的大臣们,见他们毫无异色,这才小心的回口道:“里应外合是不行了,等下了朝,再行商议。”

    犹豫了下,吕布道:“父亲大人,要是不行,我们先率军回并州,等招募了更多的人马,再杀回洛阳如何?”

    要杀就杀哪来如此多的拐弯抹角,洛阳城的一切都让吕布赶到不适应,他不禁有了去意。

    面色一沉,丁原微微斥责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身为臣子,怎么可以眼看陛下身出刀山火海而不去救?”

    吕布想要反驳,却拿不出理由来,他身上有草原血统,生性桀骜不驯,被丁原收为帐下以后,虽然受到丁原多年的熏陶,但骨子里的有些东西是改不了的。

    丁原的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是难以理解的。

    说话间,两人已随着人群步入了德阳殿内,丁原是身为刺史,身份说高不高,却也不能说低。

    他与袁隗、杨彪这些人也算是话不投机,自己带着吕布找了个比较靠前的位置坐下。

    不一会后,少帝刘辩就在太监的陪伴下,缓缓的坐在御座之上,而董卓却尾随而至,不理会满殿的大臣,径直坐在少帝的右下位,离少帝不过几步之遥。

    虽然心里忧愤,但袁隗还是带着诸臣见过刘辩。

    虽然不是第一次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了,但身处其中,董卓还是觉得热血澎湃,虽然诸臣只是跪拜刘辩,但他坐在刘辩下手,靠的又近,说诸臣是跪拜他也不为过。

    人生如此,真是美哉。董卓心中暗想。

    今天的早朝也如往日一般,说的不过是什么地方又闹民变,什么地方又发生了太守反叛,又或是什么少数民族寇略边关,民死伤无数等,毫无新意。

    听着听着,董卓不禁为大汉有些悲哀,想当年汉武帝是如何雄才,数十万骑兵杀得强大的匈奴人败退无数里,传到了今天,连一些边关小族都敢公然劫掠昔日的强汉了。

    正在董卓思绪飘飞间,司空杨彪出列,朝刘辩拜道:“陛下,并州刺史丁原文武兼备,守牧并州数年,边境安宁,其功甚大,臣请为执金吾,以守卫陛下。”

    听了杨彪的话,刘辩本面色Y沉的脸上立刻拨开云雾见天明,这几天他身边跟着的西凉兵多近一倍,连母亲后太后都不能见上一面,如何让他不恼?

    被董卓困在宫中,外面的情况他不知道,但既然杨彪请人家为执金吾,为他看门,自是有了完全的准备。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有人带头,手底下的人自然是连声说好。

    “准了。”一声大喝,刘辩说的颇有气概,自从董卓进京以来,他还是头一次说的如此痛快。

    执金吾啊。看着这些人徒劳的演出,董卓冷笑不已,执金吾巡视宫外,卫尉巡视宫内,分工明确,他卫尉都没当多久,这些人就想着法而来制衡自己了。那就别怪我心狠了。

    像李儒使了个眼色,董卓微微的站起身子,不顾满朝文武的脸色如何苍白愤怒。

    就这么直直的站着,不先朝拜刘辩,也不说话。

    过了良久,董卓这才撇了眼面色有些发青的刘辩,语出惊人道:“当今陛下无德无才,更是被先皇斥为轻佻无威仪,貌不似人君。”

    顿了顿,董卓加快语速道:“而陈留王协却聪敏过人,为天下计,卓欲行霍光之事,废刘辩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为帝,诸位以为如何?”

    所谓霍光,自然是指汉昭帝时,那个废了自己的皇帝后,安然的享受一世贤明的霍大将军。

    第二十八章一朝权C在手,即无法无天(中)

    俺倒地打滚求票票……

    ……

    满朝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无声的沉默,不是他们不愿意为刘辩申辩,而势比人强。

    昨天董卓大军入城的动静谁都看在眼里,慌在心里,这密密麻麻的有多少人啊。

    三千西凉兵就拿董卓没办法,何况数万。

    “哈哈哈哈。”沉默之后,中郎将卢植忽然发出震天的大笑声,笑着,笑着,居然伏在地上拍着地板,似乎董卓说的真如此好笑一般。

    “朝堂之上,卢将军失仪了。”冷冷的盯着卢植,董卓森然道。

    “失仪?那敢问董大将军自比先贤霍光,难道就不感到脸红?或者,是你董氏一族家传渊源?”卢植是被气疯了,连削带骂,直指董卓的祖宗。

    董卓脸色更黑,眼神更冷,到不是被气的,董家祖宗他压根就没敬过,卢植就算是骂上三天三夜,他也不介意。

    董卓在意的是卢植这个人,卢植已经不是第一次当众顶撞他了,其他人如杨彪这些人由于身后都有一大族的人,都多少有些顾虑,所以表面上大家都没有撕破脸皮。

    但卢植却不同,这个人贤名在外,乃是海内大儒,而且以刚烈著称,更是身兼东汉最后的三个名将之列,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要是哪天逃出他的势力范围,登高一呼,聚众练兵,呵呵,那麻烦恐怕比之曹C都大。

    何不趁机发作?心头念头百转,董卓面色一动,厉声叫道:“来人。”

    一身甲胃,早已在殿外肃立多时的徐荣听的董卓大叫,立刻率几个西凉兵快步走入殿内。

    “将军。”徐荣停在董卓身前,拜道。

    在皇帝面前,怎么也不能称主做公,是以徐荣以将军称呼董卓。

    徐荣与西凉兵的进入,给了肃穆的朝堂添加了一丝无形的肃杀之气。

    卢植却怡然不惧,依旧抬着高傲的头颅,冷冷的盯着董卓。

    卢子干啊,卢子干。苦笑了数声,袁隗缓缓的站起身子,举拳向董卓道:“我以为,卢将军当堂失仪,但罪不至死,当格去中郎将之位,令他去西园军中做一个小卒,董将军以为如何?”

    袁隗作为当朝太傅,地位自然高的出奇,现在拿出他侄子的西园军来,以求董卓能有一丝顾虑,保住卢植的一条命,几乎算是请求了。

    虽然偶有政见不同,但袁隗还是身为士大夫之流,现在董卓骄横,他自然想保住卢植这个威望很高的儒将。以待天时,诛杀董卓。

    董卓面色一变,袁绍的性子他自认为了解,重命而无断,不是个成大事的,但要是袁隗命令的话,他到是有几分机率起兵,那他的乐子就大了。

    心中快速的计算了下。最终还是下不去手有点勉强的笑了笑。董卓对徐荣道:“带卢将军下去。”

    徐荣闻言,黑亮的大眼里里顿时闪烁出几分杀气,向身后的几个西凉兵使了个眼色。几人一拥而上。

    卢植号称将军,但是以智谋见长,可以说是个文弱书生,哪是西凉兵的对手,眨眼间被抱了个结实,但卢植却还不气馁,不时的挣扎着,大叫道:“J贼祸国………J贼………。”

    既然不能发作。董卓也收起了刚才那副黑黑的脸色,卢植大叫J贼,他也只是淡淡的撇了眼,而没做丝毫动作。

    倒是堂上的诸位大臣为卢植生生的捏了把汗,卢子干未免刚烈过头了。

    “呃。”忽然卢植的大叫声一停,两眼也一阵翻白,昏睡了过去。

    董卓不怒,不代表徐荣就不介意其他人当着他的面骂董卓,一怒之下,扬手就是一个手刀,正好切在卢植的后颈,随即拉起卢植的衣领,像拖死狗一般,把卢植给拖出了德阳殿。

    看的诸位大臣是又惊又恐,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徐荣这样的干脆利落的弄昏了卢植,可算是犯了大忌。

    哈哈一笑,董卓对徐荣的作为非常不以为意,他不信这些大臣们能翻出什么风浪来,坚信手中有兵,腰杆就直。

    “咳咳。”用力的咳嗽了一下,掩饰住满脸的恼怒,袁隗还抽空与杨彪对视了一眼,再点了点头。

    最后由杨彪示意,王允施施然的走出列席,恭敬的像董卓一拜,低眉顺眼道:“自洛阳大乱以来,董公率兵镇守洛阳,使局势得以稳定,功劳虽然不能与先贤霍光相比,但也是有利于社稷稳固。”

    王允圆滑,先是对董卓上了道甜点,也是首次称董卓为公,但话语过后,却是一转。

    看了眼面色青白,呆坐在御座上无语的刘辩,求情道:“然陛下年少,性情也不显,董公就这样废了,恐难以服众,何不等陛下年长些,再行定夺?”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心中千万个想杀了王允这老狐狸,但董卓还是忍了。

    不过,王允的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历史上那位就是废而后杀刘辩,虽然不能说直接导致关东诸侯反叛,但也是客观原因之一。而且对董卓的统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动荡。

    但历史还是在他的左右下,稍稍的改变了一点。心里有些得意,但面上却是微微一叹,董卓道:“刘辩年少确实,但性情却无比狠毒。”

    下定了决心要废掉刘辩,董卓干脆连尊称都省了。

    为了把他的话增加点公信度,状似犹豫了下,才道:“刘辩经皇太后蛊惑,居然下令宫女以毒酒毒菜,喂食陈留王,要不是手下人发现的快,恐怕陈留王爷早以归天多日了。”

    王允一时听的有些发呆,但御座上的刘辩面色却更惨,全身似乎失去了力气般,瘫倒在案上,原来如此,怪不得他见不着母后了,呵呵,母后啊,母后,算计来算计去,最终是您断送了儿臣啊。

    王允回过神来后,先是不信,但是一看刘辩的状态,加上何太后早年毒杀王美人,独霸后宫,后来又唆使何进对婆婆董太后下手,可以说是劣迹斑斑。

    心中细细思索,王允还真信了几分。不由为难的回头看了眼杨彪这些人,等待他们定夺。

    第二十九章一朝权C在手,即无法无天(下)

    俺想上首页,再次求票票。

    ……

    王允能信,杨彪、袁隗这些人,当然或多或少的相信了董卓的话,一时间居然不能组织起攻势,以反驳董卓。

    但有一个人,却坚信董卓品德恶劣。

    丁原早就想反驳董卓了,却被卢植抢先一步,后来见卢植如此刚烈,以为会唤起在座大臣们的忠诚,却没想到这群人全部胯下没根,毫无气节。

    “哼。”丁原冷哼一声,表情愤愤的盯了董卓一眼,随即对刘辩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拂袖而去。

    多余的话,他不能再说了。要不然董卓下令当场诛杀了他,才算是对不起先皇恩泽。

    他不像卢植,号称中郎将,但手下无兵无卒,可以毫无顾忌的大声咒骂董卓。

    他还要留着有用之躯与董卓决一死战。

    董卓见此也不阻拦,任由丁原离去,只是吕布这个人却是有点怪,只见他不慌不忙的上下打量了董卓片刻,竖起大拇指,赞道:“你倒是个英雄。”随后才施施然的跟上丁原,看都不看一眼殿外矛戈发寒的西凉兵,状似闲庭漫步。

    这一幕恰巧被牵着刘协赶到的李儒看在眼里,心里不禁暗赞一声,好气魄。

    “诸位可还有疑虑。嗯…。。”董卓扫了眼在座的大臣,托着鼻音道。

    纵然是心有不满,但满朝文武却不敢表态,但却以无声的沉默抵制董卓。

    董卓却不管,只当这些人是默认了,哈哈一笑,伸手从李儒的手中牵过刘协,来到刘辩面前。冷声道:“弘农王还不快献上冕冠?”

    此时的刘协身穿冕服,满脸的苍白,眼中酝酿着股股水汽,刚才李儒说的明白,要废了他皇兄,立他为帝,要是不从,哼……。三两句话就把他给吓坏了。

    “皇……皇兄。”咽呜着,刘协低着头,不敢看向瘫坐在御座上的刘辩。

    定了定神,刘辩缓缓的解开布绳,拿下头上的冕冠,最后扫了眼或面有愧疚,或低头不敢看向他的大臣们,自嘲的一笑,再轻轻的把冕冠为刘协带上,捏了捏他的小脸,柔声道:“皇兄是脱身了,只是却苦了皇弟了,这江山社稷如此沉重啊。”

    顿了顿,已经收起心神的刘辩,淡淡的看了眼董卓,又看了眼大臣门,深意道:“以后要擦亮了眼睛,使劲的盯着,到底谁才是大汉的忠臣。”

    刘辩到底是年幼,这话说的实在太明显,李旁边的李儒冷声道:“弘农王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皇弟保重。”刘辩最后说的凄凉,似乎是再也见不找刘协似的。

    也是啊,历来废帝能得到善终的有多少?何况是被董卓这匹夫废的。

    “嗯。”使劲的点了点头,刘协眼中的两行清泪,终于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

    董卓看的有点不耐烦,要是再让他们如此下去,就是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做的不对了。

    想着,向李儒使了个眼色。李儒会意强行牵着刘辩往外走去。

    “陛下莫哭,这位置可不是人人都能坐,该高兴。”董卓用袖子为刘协擦了擦眼泪,指了指御座,笑道。

    “来。”笑呵呵的抱起刘协,董卓就这么大马金刀的坐在御座上,缓缓的扫视了眼,除了杨彪这些人外全都一脸愤色的大臣们,笑道:“皇帝年幼,还不能理政,董卓不才,欲从新设丞相一职,代管朝政,诸位以为如何?”这话说的漂亮,但却没有交代还政的日期,明显是空头支票而已。

    董卓这一连翻的动作可以说是无法无天,彻底的把大臣的脾气给整没了,皇帝都废了,他们还有什么能反对的?

    由太傅袁隗、司空杨彪、司徒黄婉等三人带头,诸大臣们一起朝拜刘协。

    一场可以说是简陋之极的登基就这么落幕了,其后依旧是一些没营养的事情,大臣们无精打采,刘协则依旧满脸苍白,到是董卓难得的细细听取了大臣们的一些政事上的问题,并一一代小皇帝决断。可谓是意气风发。

    这相位的地下虽然有刀有剑,但毕竟是坐下了,就算是被刺的鲜血淋漓,他也得坐着,而且要坐的稳当。

    不管世人怎么看,也不管累累的骂名,就是理直气壮的坐了,谁能把他怎么样,哈哈哈………。

    因为大多数人心都不在此,所以这次早朝只是捡一些重要的事情说,没多久,就在太监的一声吆喝声中结束了。

    看着大臣们陆陆续续的退去,董卓的脸也微微的沉了下来,向门外唤了一声,找来一个西凉小校,让他带刘协下去。根本就没有朝堂上的亲热劲。

    你废了人家哥哥,一心一意的想篡夺汉室江山,就算是脸皮上的功夫,董卓都懒得做了。

    “主公,弘农王与何太后那边如何处理?”正当董卓坐在御座上沉思,李儒快不走到董卓跟前问道。

    “在洛阳找间不错的府邸,再派重兵把守,软禁着就是。”董卓想也不想道。

    “主公为何心软?当斩草除根哪。”李儒疑惑的看了眼董卓,劝道。

    “身为臣子,废了自己主君已经够落人口实了,要是再杀了,实在是不吉利,左右不过一个小王爷,养着就是了。”董卓皱了皱眉头,深深的看了眼李儒,意味深长道:“有的事可以做绝,做狠,但有事却要留点余地,这不是本……本相心不狠,而是没有这个必要。”

    刚刚才做了丞相,董卓对自己的自称一时还不适应。

    有点冒冷汗,又有点欣慰。李儒这些天越发觉得董卓有人君之象了,既信他,又不全信他,作为君主,是正确的。

    作为臣子的他却又有点冒汗,董卓是怪他做事太狠?

    见李儒这幅表情,董卓到是也能猜上几分,呵呵一笑道:“文宣也不必多想,本相也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董卓不想在继续这个沉重的话题,顿了顿,于是问道:“洛阳城的防事可不值妥当了?”

    “嗯,依主公之言紧闭十二门,决不出战。不过,全守也不利于战事,儒举荐都尉华雄暂且掌管西凉铁骑,随时出城奔袭丁原。”李儒回道。

    华雄?罗贯中吹嘘他是个猛将,但史上却是不显,不过既然李儒举荐那就应该有几分真本事的。

    虽然对所谓的出击不置可否,但董卓还是点了点头,算是呐了李儒的意见。

    第三十章 西凉贾诩(冲榜求票票)

    洛阳本是繁华之都,却被一连翻的混乱搅和的乱七八糟,不仅街上行人稀少,连那些本门庭若市的高门大族门前都稍嫌冷清。

    往日那些走街斗狗的浮夸子弟更是一个个不见了踪影。

    倒不是洛阳城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而是董卓那个魔王显威了,没看见城东那座车骑将军府中那个凄惨样吗?

    血都流出了府门,惨叫声几乎响了一夜,可怜何苗也算是大汉朝有数的高官,硬生生的被人剥皮拆骨,全家J犬不留。

    不仅如此,死后的头颅更是当猪头用。由董卓亲自主持,在何进的大将军府内,大摆祭坛,来祭奠那个死的冤枉的屠夫,大将军何进。

    啧啧啧,又是祭酒,又是礼乐,那个热闹啊,让整座洛阳城的百姓硬是不敢入睡,怕这一睡,就会稀里糊涂的被勇悍的西凉兵给杀死在梦中。

    不过,董卓纵兵杀何苗,大肆祭拜何进却是利大于弊,不仅震慑了满朝文武,也大收原何进部下之心,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百姓永远都是这个时代的最下层,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人,等到董卓彻底的稳定下司隶的局势,使得民生丰足,还可能会得到歌功颂德呢。

    而城外的丁原在董卓全城紧闭之下,望城墙而欲穿,无计可施,就是现造攻城器械也得几日功夫。

    因此这些天的董卓可谓是春风得意时,偶尔处理下紧要之事,或读书,或观歌舞。端端的轻松惬意。

    但今早却的一件坏消息却让董卓的眉头拧成一团,李儒病了,虽然关键时刻可以说是过了。

    李儒也算是发挥了最大的作用,用计使得他的地位得以稳固,并且稳步上升,但却并不代表李儒再也没了可压榨的能力。

    李儒是女婿是心腹,也算是他手下的一个半文人中的一个,不仅要出谋划策,还要监视那些朝臣们的一举一动,以防备那些人的偶尔小动作,做用不可谓不大。

    另半个自然是允文允武但都是半吊子的李肃了。除了勉强能带带兵,偶尔处理下一些政务,压根就没太大用处。

    李儒这一病,算是把董卓在朝中的眼线一网打尽,到了今天,董卓才得以正视这个问题,他手下的文人实在是太少了。

    他能以兵势震慑满朝文武,但却不能加以控制,使的他的统治就像是建立在河水上的堤坝,随时都可能崩溃决堤。

    这么一想,眼前歌舞雅乐都变得无趣起来,或许,没事该请那个人出山了,也看看他能不能为我所用。

    贾诩。董卓的脑中出现这么一个名字,这人是这个时代西凉董氏中活得最久,最有智计,同时也是能爬到仅次于董卓位置的牛人。

    一生历经董卓、李傕、段煨、张绣,最终在魏文帝时期爬到了太尉的位置,身处在乱世,不仅保住性命不死,而且周旋于八方不倒,是位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的妙人。

    是董卓作为现代人时,最为佩服的一位人。

    但就是这么一丝佩服让他犹豫不决,尽管在和河东时早已打听出贾诩在李傕手下任职,而此时历史也已然有些许改变,所以贾诩随了李傕入洛阳,而没有在他大女婿牛辅手下任职。

    但你一见人家的面就说什么,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得先生可比十万精兵。

    董卓相信贾诩立刻会以为他是疯了,然后第二天就带着家小逃遁。

    而且保管你一辈子都别想再抓住他。

    到底该咋办呢,贾诩啊。

    算了,反正这个人性情他了解,为他效命的几率很大,他自己再说几句大话来忽悠一下,没准还能忽悠出一个明君的形象来呢。

    定了定神,董卓抛开一切忐忑,挥退了满殿的歌姬,朝殿外大叫道:“来人。”

    “主公。”做为嫡系西凉兵,门口的守着的小卒自然是口称主公。

    “去找李校尉,就说本相要借用他手下一个叫贾诩的小吏。”董卓口语出奇的郑重,道。虽然李傕是董卓手下的五大将领之一,但职位却只是校尉,远不是什么将军。

    而以董卓现在的地位,还是李傕所属的贾诩也确实是小的不能再小了。

    “诺。”西凉兵干脆利落的应声而去。

    在经历了半个时辰焦虑等待后,贾诩才在西凉兵的带领下,进入了扶摇殿内。

    老实说,先不说贾诩的智计,但是说卖相就是极好,面容不仅俊伟,而且还带点让人亲近的微笑,虽然面白无须,年龄轻轻,但人看起来却有一股沉稳之气。

    在董卓细细打量贾诩时,贾诩朝董卓一鞠到底,口中称拜道:“主公。”

    声音正常,并且极为洪亮,但怎么董卓一听到耳朵里就觉得如遇春风,心里不可止仰的升起一股豪气呢,这可不是什么路人甲,这可是贾诩啊。

    虽然如此想,俺贾诩这一声“主公”却也彻底的打乱了董卓的所思,先前想大谈天下局势以收贾诩之心的话硬是给卡在了喉咙里。

    贾诩还是贾诩,只要你能用他,他就能尽九成的心力为你谋划,而留一分余地给自己。

    虽然贾诩是李傕的所属,但毕竟大家不认识,应该先称董卓为丞相,这一声“主公”叫的确实高明。

    来时贾诩也曾深深的思索过董卓见他的用意,他一个小人物,虽然有点名声,但还不在董卓这人的眼里,董卓找他的理由本就极少,而最近李儒染病在西凉集团中也不是秘密,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想让他做官,但他纳闷的却是董卓怎么会想到他。

    不过这并不能打断他的思虑,以他了解的董卓,是个好大喜功,心有城府的Y险之人,见面时恭维一声绝对没错,但也不能太亲近,太亲近容易引董卓猜忌,一声“主公”则恰到好处。

    这不,董卓脸上掩不住的笑容,让他一阵心定,看来董卓是真的想用他。

    第三十一章 献策(求票票)

    在各位大大的帮助下,好不容易上了首页了,但后面追的凶啊,请各位大大继续支持俺啊……

    ……

    有人要他做官,但贾诩心中却无悲无喜,反而有点淡淡的抗拒。

    以他犀利的眼光那看不出董卓现在的处境,虽然起兵河东、入主洛阳,疑兵成功,行废立大事,自称丞相,大权独揽,算得上是一路凯歌了。

    但根基毕竟不稳,而且朝着几乎没一个盟友,加之天下诸侯拥兵自重的不在少数,不服的人多了去了。

    目前处境看似风光无限,但却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一般身处这个位置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董卓招他做官,非但不是福,反而可能是祸。但贾诩还是那个贾诩,从来不会抗拒一个强势的主君,所以他来了,并没有卷铺盖走人。

    “呵呵,先生不必多礼。”董卓笑得像弥勒佛,但却安安静静的坐在座位上,双手虚扶道。

    不是每个人都要拿出刘备三顾茅庐那种诚意的,刘备是走投无路,他董卓却不需要那么R麻。

    “不知主公百忙中召唤诩前来有何要事?”贾诩睁着眼说瞎话道。

    “文和以为本相目前的局势如何?”董卓避而不答,反而问起了当前局势。

    董卓是现代人,知道一些事情,但他也不可能以为自己就神人,能避凶迎吉,现在见到了这时代最顶尖的谋臣之一,当然得趁机问问。

    “主公行废立之事,威播海内,加之西凉兵众多,正是鼎盛之时,为何有此一问?”贾诩极尽的夸赞着董卓,反问道。

    “呃。”董卓无言,这人是跟自己灌迷汤呢,尽捡好的说。

    虽然心中有几分恼怒,但仍有三分窃喜在其中回荡,他兵势强大和历史上的那位一样,但他却不善杀百姓,也不穷凶极恶,做做一方霸主应该没问题的。

    “文和这是匡本相呢?本相知你乃西凉名士,智计无双,虽然本相看似风光无限,权能通天,但毕竟根基在西凉,而非洛阳,要是一步走错,落得个万世骂名那是轻的。”由于心中有喜有怒,董卓这句活说的分不出喜怒,极有气势。

    一阵抢言后,董卓开门见山道:“本相才干有限,这才想起文和来。难道文和不愿为本相解惑?”说完,董卓还孤疑的望了眼贾诩,眼中似杀机四S。

    贾诩有些发呆,这是董卓吗,与他心目中那个好大喜功的莽夫完全不一样了,居然还知道自己处境艰难。

    不过,贾诩也不是个无能的人,对董卓的利弊也有一些见解,董卓既然想要,自己给了就是。

    “武势太强,文势太弱,威名太重。”贾诩一字一句,并且紧盯着董卓的双眼,道。

    “何解?”贾诩说的有些深奥,董卓不解道。

    “主公以西凉兵得天下权柄,但却不能以西凉兵治理天下,武强文弱可为一时雄霸,却不能成一世之雄。”

    “废立之事,虽然使主公威名大震,但却埋下祸根,天下诸侯无数,并不是人人都能服气,要是有声望极高之人登高一呼,来个诛J佞,到时何等局面呀。”见董卓虽然有些不解,却没有丝毫不悦,贾诩这才继续道。

    西凉人大多好武,是优点也是缺点,贾诩所知道的董卓就是西凉人的典范,以为凭借手中有兵就可以无法无天,纵横无忌,但却大多会死于Y谋,董卓是这样的人,同时西凉马腾与韩遂也是,做为西凉人,贾诩深深的知晓西凉人的优点与缺陷。

    有勇无谋,凶狠而无仁义。

    “这些本相也略有所知,但奈何本相头顶上的那个名声,不会有贤良之人投奔的。”董卓指了指脑袋,苦笑道。顿了顿,董卓诚恳道:“请文和解惑。”

    眼神一凝,贾诩看了眼董卓,发现他眼中尽是诚恳,而没有J诈,“既然主公抬举,那诩就畅所欲言了。”

    沉默了下,贾诩细细的整理了往常所思,这才答道:“诩有两策,一为解锢党人,大肆收党人之心为主公所用,并可选一些贤良之人先压服,而后学燕昭王千金买千里马骨,不管这些人是否忠心,主公各个都赐予高官厚禄,以做表率。”

    党人?这是什么东西,虽然有些脸红,董卓还是以疑惑的眼神望向贾诩。

    “这。”贾诩哑然,难得董卓真的得了失忆症?那日朝堂上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本来对于董卓所谓的失忆症不屑非常,没想到居然确有其事。

    贾诩只得细细的为董卓解释了下所谓的党人。

    所谓党人是汉恒帝时期,士大夫之流与宦官抗争所形成的产物,后来失败,这些党人死的死,逃的逃,闹到最后,活着的人永远也不能为官,史称“党锢之祸”。

    董卓听着听着还不时点头,这就是所谓的拉一批人,打压另一批人,说到底还是董卓对这个时代不了解,还真不知道居然有这么一批人,要不然他早就干了。

    “还有一策呢?”犯愁的事经过贾诩这么一说,居然迎刃而解,董卓有些迫不及待道。

    “搬出南宫,尊汉帝,以扫平J佞。”贾诩多年未被人重视,难得有人问计于他,而且董卓也听的认真,心里不免的升起一点激动,声音略微拔高道:“齐桓公以扶周氏,大力打压身边各诸侯而位列春秋五霸之首,主公今日虽然威望极高,但夜宿皇宫却不免太过张扬,就算不能尊敬汉帝,也要给天下忠诚与汉室的诸侯一个脸面,是以,主公当学齐桓公。”

    这个时代还没有曹C挟天子以令不臣,所以贾诩拿春秋时的齐桓公来举例子。

    虽然没有说出挟天子以令不臣这句政治上的名言,但也相差不远。

    董卓佩服的同时又是悚然一惊,确实,刚入洛阳时因为哪里也不安全,所以住在了皇宫,上了宫女。

    但现在局势勉强还算稳定,要是还是住在皇宫就不免落人口实了,挟天子,也得挟持一个勉强还能有威严的天子才行。

    要是挟持一个连自己后宫都管不住的窝囊废,他怎么能狐假虎威的命令天下人呢。

    董卓一惊的同时却是一喜,亲自走下来,在贾诩惊讶的眼神中,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笑问道:“朝中正缺少文和这样的年轻俊杰,不知文和愿意担任何职?”董卓这句话说的极为大气。

    “诩愿在主公府上为一长史。”虽然董卓表现的极好,但贾诩却仍有所保留,婉拒道。

    虽然不想太过高调,但贾诩却也不会完全拒绝董卓,而董卓是丞相,绝对有开府的资格,做将来相府的长史,还能补贴家用,却也便宜。

    “好。”董卓哈哈一笑,爽快道,既然入了行,那就逃不出他的手心了。

    贾诩微微一笑,报以回应。

    第三十二章 并州军士

    距洛阳城东几里的地方有一片青翠碧绿的树林,此时正有数千士卒,在这里热火朝天的砍伐树木,而后一架架云梯被制造出来。

    自从董卓废了刘辩改立刘协,并自称丞相代管朝政后,拂袖而去的丁原立马回营,下令制造攻城器械,但由于军中没有工匠,是以进度缓慢。

    一旁的空地上,一位年约弱冠的青年赤着膀子,一下一下的据着木头。

    粗壮的臂膀如弹簧板一跳一跳,三两下就能把一颗碗口粗大的小树锯成两段。

    干着粗活,却没给他坚毅的脸上添加哪怕一丝的不满,炯炯有神的双眼,肃然的面孔,给人以就算是锯木头也当行军打仗,极认真的感觉。

    “嗨,文远啊,不过就是锯木头嘛,哪用得着如此认真,交给手下人去做不就成了?有时间还不如喝喝酒,睡个觉呢。”身着深黑色汉袍的侯成走到张辽的身边,笑道。

    张辽闻言放下锯子,伸手狠狠的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叹道:“时不待我啊,拖得越久对主公等越不利,你又不是不知道。”

    长叹了一口气,侯成道:“你小子还是这么无趣,我找奉先喝酒去,好壮胆杀敌。”

    说完,遗憾的看了眼张辽,反身朝另一个方向离?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