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江湖恩怨飞花录TXT下载->江湖恩怨飞花录

第二章 纸书谈论战国事 山别缘牵一滴泪

作者:燕子凤        书名:江湖恩怨飞花录        类型:武侠修真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杨琼早是从头到尾看得浑噩惊呆,眼见所闻,绝无半点疑惑。前后阿兰手脚利索,机智胆大,不足半个时辰便将这凶猛的白虎刺于钢叉之下,女儿身便有此能耐,若换是阳刚之躯,恐怕不能翻天覆地。呆滞半晌,方才赞道:“阿兰真是好本事,不费几时,便刺杀了这山中大王,真是厉害。是哥哥有眼不识大侠仙女,竟然小看你的本事,该罚。”

    慕容兰得意笑道:“这是雕虫小技呢!要是再来一只,我也一样把它杀死。”杨琼点头道:“阿兰往日里也是用这般的手段对付大虫的吗,可曾失手过?”

    慕容兰呵呵笑道:“笨哥哥,人虎争斗,生死只在顷刻之间,哪里容得失手,若稍有不慎,后果就惨啦!”她突然想起言中寓意,又急又笑,轻骂道:“好啊,嘴脸,原来是在诅咒我,不吉利。”

    杨琼一愣,本无此意,经阿兰如此一说,反有歪点,作色道:“没有的事,哥哥可是光明磊落的人,怎么敢诅咒兰妹?若是阿兰真个被大虫给吃了,哥哥不知有多伤心,必定是痛不欲生,这一辈子都过不安稳。”慕容兰笑道:“不会的,阿兰命系于天,不会有事的。”省悟后委然大叫道:“哥哥又故意说坏话捉弄我,真的不理你了。”她把身体转侧,口中兀自不满念叨。

    杨琼却被阿兰的天真单纯逗得哈哈大笑,只觉得阿兰生来便是人间的精灵宝贝,喜怒忧乐,无一不体现得完美,比起莲妹的奇心怪胆,更显另一番悠洒的风趣。见阿兰嘟喃着樱桃小嘴,拉耸着玉面,不禁笑道:“阿兰,适才哥哥与你说笑呢,你可不要当真。那我来问你,这大虫该怎么的弄回去,这下轮到我上场了吧?”

    慕容兰见说到正事,不再闷声,得意道:“不用哥哥动手,阿兰自有办法。”食指在衣服上抹了抹,往口中打个呼哨,声响处,前方的石丛树林中蹦跳出数十只健硕山猴,打打闹闹,争先恐后的滚爬而来。不一时都聚在两人面前,拉拉扯扯,又蹦又嘶。

    杨琼惊讶不已,只见群猴中有叶眉猴、黄毛猴、马猴、猿猴、猕猴、白顶猴、细灵猴,还有一只看似黑不溜秋的小猩猩,混杂一处。虽见它们毛发有异,类型殊别,却又见得是和睦如亲,轻嘻戏玩,并不争执。一齐在阿兰面前毕恭毕敬,不敢撒出半点不良野性,显然是饲养熟驯的家宠,故此这般通灵听话,

    杨琼只是叹奇,自愧不如。他也是长居山间之人,驯过野畜,却调教出善听言语行事的灵宠。今日见阿兰一呼既来,挥之便去,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禁对阿兰又多添几分喜爱,

    疑问道:“阿兰的意思是让这些猴子帮忙?”慕容兰各将猴子抚摸一下,笑道:“哥哥不知道吧!这些孩儿们正是阿兰请来帮忙的副手,往常只要是我打死的豺狼虎豹,便托付与它们,尽可放心。”

    杨琼惊讶道:“他们也会听话?”慕容兰笑道:“我是看着它们长大的,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嘛,所以它们能听懂我的话。”见哥哥不信,便指着那只猩猩道:“小黑,快叫哥哥,给哥哥作揖。

    杨琼惊若寒蝉,问道:“猩猩会说人话?”那叫小黑的猩猩果然是有些灵性,见阿兰指名道姓的发话,四肢如瘸似拐的走到杨琼面前,轻叫一声,前肢一抬一拱,果然有作揖之相。

    杨琼惊讶唏嘘,勉强的回还一礼。慕容兰微笑满意,又指着群猴道:“孩儿们,与哥哥初次见面,也不孝敬孝敬?”那猴们对着阿兰欢叫一声,四处散开,各到深处的树林里去摘取山楂,托桃抱瓜,摘花折枝,前来伺候。群猴恰似各要尽地主之谊一般,当先拥挤在杨琼面前献殷勤。

    杨琼惊喜难定,见盛情难却,只得意思意思。与阿兰各拿了几个瓜果,并不嫌弃,把皮削了,入口便吃,感到不一般的趣味。慕容兰笑道:“哥哥觉得好吃吗?”杨琼呵呵道:“好吃,我觉得格外甜美,别番品味。”又疑道;“如今才开春季节,这么多不同的果子,却是哪里弄来的?”

    慕容兰笑道:“是我教它们存储在深山洞穴里保鲜,如此一来,它们四时都能享用,就不会为了活计发愁啦!”杨琼赞道:“阿兰可真有本事,不但有杀大虫的能耐,还能有驯养灵宠的绝艺,真乃绝世的奇女子也。”

    慕容兰羞涩道:“这没什么的,你只要对它们好,天长日久,它们就会感受得到,自然就听你的话。你要是懒怠它们,对它们不好,它们也会如此对你,这是真的。”杨琼闻说十分有理,只觉通俗易懂之言中却往往隐有惊世之理。只是耐心细致之人才善于去发现,性情鲁莽的人却又不行。

    群猴奉着主人之命,将那刺死的大虫挤挤攘攘的拖走,两人睡卧在绿草丛中闲聊玩耍许久。慕容兰如日中天,已知是晌午,笑道:“哥哥,我们回家去,阿兰煮些大虫肉款待你。”

    杨琼笑道:“甚好,肚子里正闹得慌。”阿兰收拾了钢叉、药箭、虎夹,整理好了陷阱,解下虎带、豹裙、狐帽。杨琼看她身躯,平地里顿生出一个标致楚楚的美少女,与那番相貌不同,只见;

    芊芊娇躯似仙蕾,菲菲体香倚花情。点水肌肤透白玉,汪泪明珠澈清泉。慈眉善目笑容烁,春色柔情言语香。伊容奇才双绝世,难觅俊杰配佳人。

    杨琼见阿兰卸装之后,竟是如此的美貌绝伦,说什么西施貂蝉,真是不亚之丝毫。当下心中激动,不知所言。自个在不远处的石缝堆里取出一个先前藏好的包裹,两人说说笑笑,径往山下的家门走。行不一时,早看见一座依山伴水而建的石木家宅,楼高篱阔,厅大明朗,正厅外有一宽敞谷场,一片菜园。边侧有石亭、水榭、池塘、果林、菜园、泉井。家私什物,一应俱全,干净整齐,摆放有序。如是山谷之中忽现蓬莱仙居,海市唇楼,教人不甚心怡舒畅。

    杨琼羡慕道:“阿兰真是勤快,家里家外都收拾得如此分明,教人不忍沾尘,哥哥可是个粗鲁之人,只怕不一时就会闹得一团糟。”

    阿兰笑道:“这也是哥哥的新家,不必约束,你自个先歇一歇,阿兰去吃顿午饭,若是闲闷的话,你就进来帮我做饭。”

    杨琼笑道:“我煮饭先不洗手的,还是阿兰来煮饭好。”阿兰好奇道:“为什么先不洗手?”杨琼道:“因为淘米的时候就顺带把手也一起洗了,哈哈哈。”阿兰笑哼一声,自个转进后厨。

    杨琼舒然一笑,在书框上找得一本《史记》阅览,看不多时,正翻阅到那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大意说赵国大败,被秦将白起坑杀降卒四十余万,使赵国折尽精锐,举国震荡。赵括阵亡,白起寻其剑饰,为之立衣冠冢,秦扫六合,以此为序。

    杨琼读到此节,倒吸凉气,深深感慨,笑道:“纸上谈兵者,终究会自取灭亡,死无葬生之地。赵惠王识人不明,猜忌忠良,方才有此大败,最后亡国亡民。只因你中秦离间之计,不纳忠言,落得青史怜名,其罪真是大其赵括!”

    门外呵呵一声欢笑,传进一句高亢洪亮的声音:“赵括未必纸上谈兵,赵惠王亦非识人不明。长平之战,秦国打败赵国,究其原因非为赵括之罪。只因天道所归,助秦扫六合一统!’那人言毕,一个高大的身躯大步跨进门厅。那大汉摸样有些沧桑,但体格强健,丰颜悦色,双目炯神,相貌端伟,八尺身躯近与门户相齐。仪表傲悍,颇有大将风度。”

    杨琼听阿兰说过山谷里只有父女二人在此过活,并无他人居住,立时知觉是阿兰的爹爹,自己的初见伯父慕容烈。连忙合书起身,唱个大喏道:“小侄杨琼见过伯父,祝伯父福寿双安,泰山永驻。”那人正是阿兰的爹爹慕容烈,他笑容满面的打量杨琼一番,点头嗯声,笑道:“贤侄免礼,阿兰到哪里去了?”

    杨琼正要答话,听见后厨传出轻疾的脚步声,转出阿兰,笑盈盈道:“阿爹,你不是去灵州赶集了吗?这么快就回来啦,真想不到。”

    慕容烈笑道:“也是巧合,于路买卖得好,还未到城门,野味便卖个干净,因此沿路倒换些盐米回来,也省得在城里留宿,这位小兄弟你是怎么认识的?”

    杨琼尴尬难语,只得轻笑。阿兰上前亲切的搂住杨琼的胳膊,笑道:“我说与阿爹知道,这位哥哥名叫杨琼,是中原人士,是我在乱云谷遇见他的。我们已经结拜为兄妹了,杨琼哥哥比我大着一岁呢!所以理当做哥哥,阿兰并不介意,阿爹也不会反对吧?”慕容烈笑道:“你又不是小孩子了,自己的大义之事需要过问阿爹同意吗?”阿兰道:“我怕爹爹不肯,所以才说。”

    慕容烈道:“你自个做主张才是道理,阿爹见你这哥哥是个有情义的人,又是文武双全,知书达理之人。能结识到如此的侠客哥哥,你该知足。”

    杨琼笑道:“伯父谬赞了,杨琼也是中原伏牛山里的人,喜欢清静幽静,闲暇之际,喜欢游历三山五岳,大江南北。今日遇见伯父与阿兰,杨琼真是三生有幸。”阿兰欢笑道:“哥哥说得真好。阿爹,你怎么知道哥哥文武双全的,难道你们早就认识了?”

    慕容烈笑道:“阿兰也不想想,乱云谷被群山环绕,与世隔绝,山中又多狼虫虎豹,遍地蛇蝎,岂是不懂武功之人能进来的?阿爹进门之时,又见你哥哥正在感读史书,若是无才无学的浪荡子弟,又怎么会解读这史记战国之事?所以阿爹方敢下此断言,可不是胡乱瞎猜侧的。”

    阿兰见说,用怪怪的眼神看着阿爹与哥哥,将两人正说得投入,便不打扰。伸出粉舌,自个进厨房忙着活。

    慕容烈是边关将军出身,喜爱与人畅聊古往今来的兵家战事。唤过杨琼大堂座歇,就寻那长平大战之事论话道:“贤侄认为长平之战,秦赵两国谁胜谁败?”

    杨琼幼时曾听师父说过这战国时期纸上谈兵的典故,知晓典故的前尾,道:“秦昭襄王倾一国之力,白起为将,智败赵国于长平。其后尽坑降卒,仅放生不足万一,致使赵国精锐殆尽。赵国此后的数十年元气难复,日渐衰败,再难与秦国争霸中原。故此为鉴,小侄认为秦国是大赢家。”

    慕容烈道:“那以贤侄之见,赵国之败,谁当担负全责?赵惠王还赵括?”杨琼道:“上有贤明君王,下有治世能臣。惠王不辨贤愚,生性多疑,将一国之兴亡,万民的生死托付于庸将之手,酿成此祸。一国之君,识将不明,应首当其罪。其者赵括夸夸其谈,生搬硬套,不知沙场欺诈之险,凭意胡为。不知兵无常态,水无常形,轻易出兵冒险,中了白起的埋伏计,困坐危核之中,尚不知择时突围,反等弹尽粮绝之际才舍命相博,结果遭遇不测。君王失道,祸满天下,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叹可恨!”

    慕容烈听得拍掌大笑,点头道:“好评语,不过嘛!赵括也并非完全无能之辈,老朽也来说说这长平大战的事。”杨琼笑道:“侄儿洗耳恭听。”慕容烈比划道:“赵国虽然大败亏输,然秦国之伤亡亦不在赵国之下。秦国可庆之处是白起尚在人间,赵括却战场阵亡。其实两国损失相当,两败俱伤!”

    杨琼叹笑道:“若赵惠王稍有清醒明智,实不该以赵括为将。连其父赵奢生前也断言,赵括倘若为将,必将坑害万千将士的性命,给赵国带来祸害。当时赵国境内智士能人不在少数,任征调一将为帅,或许都可避免长平之败,其鹿死谁手,尚不得知。”慕容烈道:“赵惠王若不点提赵括为将,举国上下,还有哪方将才可用?”

    杨琼道:“以小侄的愚见,时有乐毅者,通晓战法,治军有道,曾辅助微弱之燕国,攻破强齐七十余城,文韬武略,盖世公认。田单者,战术奇变,百折不挠。虽临危上阵,却能以弱胜强,扭转乾坤。大将李牧,一身智囊,精通战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乃当世之名将。更有老将廉颇,威勇三军,老当益壮,诸侯莫不畏惧其勇。赵惠王有此四将,若有祖上胡服骑射之雄略,足以雄霸诸侯,一统天下。然而惠王却庸昧,中秦反间,排斥良将忠臣,任用华而不实的赵括,真乃大错其错,结果也就成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

    慕容烈沉吟思考,徐笑道:“乐毅确有将才,但早已体弱多病,不能出征。田单巧于布阵,以守为攻,保国守境有余,带兵出征不足。廉颇虽是英勇,但好战少谋,性情急躁,且善于平原野战,不宜攻坚。李牧虽值壮年,北方边境屡败匈奴,有智定乾坤之才,却也是独木难支,北方战事少他不得。唯有赵括年少多谋,深熟兵机,屡常建功,揽得人心,倒也不是徒有虚名。至于后世将他说成是纸上谈兵,那也是成王败寇的千古定例。胜则主上猜忌。败则青史痛骂,诚为两难。试看乐毅、李牧、白起的结果如何?”

    杨琼听得不差些惊成草木,他不曾料到这世上居然还有人去为赵括沉雪昭冤,且如此名正言顺,证理凿凿,教人一时难以辩驳。心中虽有不予苟同之意,但不敢明言反驳冷言,微笑道:“伯父言之有理。功过澄清,实事求是。小侄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孔门论道了。”

    慕容烈呵呵笑道:“贤侄无错,老朽的话,其实也并非十分有理,只是不愿一味苛刻求兹。”

    杨琼闻说,方才省悟其中的道理,暗暗佩服。

    闲聊须刻,阿兰早已将鲜美的猎肉,香喷的米饭,和清淡的菜蔬,整着好大一桌。又从地窖里取了贮存多年的佳酿桂花香,酒色胭脂般的琼浆玉液倾盏而下,香浓醉甜,甚为可口。

    杨琼见阿兰热诚待人,不禁感动,叹道:“杨琼自出了中原深山,一路西行,游山戏水,风餐露宿,从未享受半点亲友温情。今日伯父与阿兰佳肴款待,视吾如生,好生教杨琼感动,真是羞无回报。”

    慕容烈闻言,相视一笑,道:“这是哪里话,都是一家人,只怪山野僻地,并无珍物,只要贤侄爱吃,这里又无外人,撒开手脚无妨。俺们习武之人,最不喜那些俗礼,只要讲究痛快。”杨琼喜道:“伯父说得很对。”

    阿兰笑道:“哥哥,你又来别扭羞答了,自家人不许来客套啊!你若不喜欢阿兰的厨艺,不多吃点,不多喝几杯,我就不认你是哥哥了。”杨琼笑道:“哥哥可是粗人,可不懂得怜香惜玉,只会粗鲁无礼,阿兰不介意么?”

    阿兰笑道:“只要哥哥不是好吃懒做的懒虫就行。”杨琼笑道:“那倒不至于,不过确实挺懒的,衣食住宅上,并无多少讲究,得过即可。”

    阿兰努嘴一笑道:“你们大男人就是爱这样,有一句话说;沙场大英雄,归家大懦汉。保家卫国是你们的事,柴米油盐嘛!你们就沾不上边啦!”杨琼笑道:“阿兰这句话却也说得对。”

    慕容烈也禁不住笑道:“什么时候你变得这么油嘴滑舌,玩弄口词啦?”

    阿兰连忙为阿爹倾满一盏,又为哥哥满上酒,笑道:“静心一想,男儿有他的好处,可女儿也有他的好处,可自古以来,世上的人,眼光总是那么庸俗,偏心眼儿见。说什么男尊女卑,阳盛阴衰,夫娼妇随,这都是胡说的话,直让女儿身抬不起头来,处处受气。大男人准其三妻四妾,女儿们却注定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真不公平!世人眼浊,只因女儿们生来淑贤温柔,一生都得受须眉之气,阿兰可做不到受气包。”

    阿兰说出这话不打紧,倒把老父慕容烈和杨琼惊得一愣,彼此相视,半天都说不出话来。阿兰见阿爹和哥哥呆呆无语,得意道:“阿兰说的话有道理吗?”

    两人回神,无不哈哈大笑。杨琼笑道:“有道理的,阿兰此话有条有理,一番义言,不让须眉,单凭此话,便足以羞煞了那些韬光养晦、不求上进的人。”

    阿兰喜道:“哥哥说的是真话么?不许骗人。”杨琼微笑应声,道:“你看哥哥可是那胡说之人?”阿兰亲昵的笑道:“哥哥真好。”杨琼心头一笑,只觉得阿兰真是可爱之至,世上再也难找的好姑娘。

    慕容烈一本正经的道:“阿兰,你越来越不像话了,猴里猴精的,嘴上功夫越发了得,不知约束。”阿兰听言,一脸委屈道:“阿爹又冤枉我了,该罚饮三杯。哥哥,你也要喝啊!”

    慕容烈笑道:“今番有了哥哥,日后要好生服侍兄长,才是你做妹妹的职责,莫可任性耍横,让你哥哥费心着急。阿兰,你也着实不小了,不如随你哥哥在外面去游历一遭,免得久座于山,耽搁了你的终生大事,教阿爹于心不安”

    杨琼原有此意,便立身而道:“小侄愿以性命担保,一定教阿兰毫发无损,无忧无虑。若敢有半点辜负兄妹情意,杨琼便枉为男儿好汉一场。”

    阿兰看了哥哥一眼,又相视阿爹许久,半晌才道:“阿兰若随哥哥去游历天涯,那阿爹一个人便孤独寂寞了。阿兰舍不得阿爹,所以还是不要出去了。”言语中显然是有些欲离不舍,欲说还忍。

    杨琼隐见阿兰眼里含着闪闪动人的泪花,心疼不已,本欲安慰,但又无处说起。他只看见阿兰天真快乐的一面,如今才知她的心中是这样的多情善感。恐场面尴尬,便转说着话道;“阿兰说得真对,杨琼也认为,外面的江湖世界尔虞我诈,混乱纷争。似阿兰这般善良女子,不适合去卷入那些无聊争斗,这里山清水秀,真如世外桃园。最宜修生养性,在绿水青山中安乐一生,真乃人生大幸。若非杨琼有事待办,日后此处便是我的终生落脚之地。”

    阿兰道:“哥哥说话当真吗?你真的会回来吗?”杨琼微笑道:“伯父和阿兰对我如此真诚,我又怎么敢食言不喏,昧心辜负?”此时内心中已是动情非常,希望阿兰是自己的爱侣,此生便感无憾。

    慕容烈闻言会意,有些欢喜,道:“也罢!阿爹终是不舍你离去,阿爹老了,日后思念你在天涯,徒然挂怀。”阿兰听说,方才转回往常笑容,三人快活畅饮不题。

    自此杨琼每日里相陪阿兰左右,或上山行猎,或买卖赶集,又或是泛舟江湖,教练剑术,吟诗作对,琴棋书画。此处本属山外青山之地,四季若春,多有奇花异草,山重水复。两人相敬如宾,相伴快乐,到处游玩,情感日密。

    时光过隙,不知不觉中便到了三月时节。杨琼卧榻之余,蓦然回想起临行出门之前,师父交代要办之事,这时想起如心弦紧绷,十分不快,暗然自语道;”师父教我南下江陵府为他递交一封书信和画卷,我却一路游春踏景,行程山重水复。如今我已经出来三个多月,却还远离荆州在千里之外,师父让要是知道,我可就惨了。不过,我为他带收了如此贤惠聪明的小师妹,他想来是不会生我的气了。

    正寻思起这事,只见阿兰轻步推门而入,双手举盆热汤服侍杨琼沐足安寝。杨琼这三月来一直受着阿兰无微不至的贴心照顾,甚是感动,本欲道谢,又恐将阿兰的一片赤诚真情磨灭,便舒心深受。他不忍与阿兰道别离去,但师命难违,不得不走。苦思许久,深深看着阿兰,轻道;“兰妹,哥哥明天就要离此地,南下荆州办些事情,你愿意等哥哥回来吗?此事办了,哥哥必定退出江湖,重返回此地,我们不离不弃,永远在一起,你愿意吗?”他这话情意绵绵,爱意浓浓,言中之意,一目了然。”

    阿兰闻言,甚觉慌忙,羞红满面,半晌才微微笑道;“哥哥有龙凤之姿,英杰之才。阿兰不过是山中村姑,身份低贱,不敢有非分之想。”

    杨琼诚心表露真情,再无往日那般羞缚,连忙滚榻而起,相拦在前,轻道;“兰妹容禀,杨琼自幼父母双亡,有一胞妹杨莲,皆为师父养育。幼年教诲礼仪道德,长成授学武功剑术,师父的大恩大德,杨琼终生不忘。杨琼自初与兰妹相识,情义爱慕之心不断,只我羞愧懦弱,不善言语,往日不敢对兰妹表白真情之万一。杨琼不敢奢望兰妹一定答应此求,但请容杨某一些时日,必定要干出一番轰烈的事业。然后抛弃名利,重归此地,与兰妹隐居此谷,相守一世,永不复出。此便是杨某的毕生所愿,真心实切,不敢一丝欺骗。”

    阿兰本也有意于杨琼,只她是女儿之身,无法将情爱之事主动说出口。今听得表白,禁不住的羞涩到耳根,低首轻道;“只怕到那时节,哥哥早已嫌弃了阿兰,另择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不更为名正言顺吗?”

    杨琼道;“杨某绝无此等不良心思,我读圣贤之书,岂屑干那无耻负义之事?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兰妹与我相识甚短,明朝更是迫受离别分散之苦,兰妹一定要等我回来。”阿兰道;“那哥哥对天发誓,今生永不负阿兰。”

    杨琼点头,取过宝剑,此刻窗外正是明月皎皎,亮银如盘。便拔剑竖立,对月单膝跪道:“明月高鉴,杨琼今夜执剑起誓,今世若敢辜负慕容兰的情义,无论身在何处,必死于此剑之下。”起誓言了,左手食指往剑锋轻轻一抹,鲜血破肤而流。”

    阿兰见杨琼已对明月发誓,双睛一时触情含泪,情窦初开,十分甜蜜。口中虽是言语喃喃,面上似乎已在洋溢着幸福。

    次日卯时,气凉肤爽,山中的气息清爽怡人,百鸟脆鸣,叶绿花红。阿兰与老父起早准备,杨琼洗漱完毕,吃了清汤淡饭。提了宝剑,将包裹背了,却发现包裹比往常多重了几分,正惊讶着,阿兰笑道:“哥哥一路翻山越岭,行程劳累,因此阿兰和爹爹为你备了些酒肉干粮,权让哥哥路上方便,以免到时措手不及,饿坏了身子。”

    杨琼感恩不尽,相视阿兰叹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若杨某今生不能得到兰妹,必无颜苟活在人世。”

    慕容烈虽也不舍杨琼离去,但终究挡不住事情所需,无法劝拦,忽闻得杨琼对阿兰说出那话,有些惊讶,但瞬间便明白。相视两人呵呵一笑,道了别词,只是叫阿兰相送。

    阿兰见爹爹已知事情,羞涩而道:“哥哥又在胡说八道了。”墙壁上取了一支短笛在身,两人便往出山路径口去,于路聊得甚密。阿兰并不曾出留恋不舍之意,也不为离别哀声叹气。只是说些开心玩笑的话语,让杨琼心无所累,却将惆怅伤感都留在自个内心。

    杨琼亦知阿兰的心思,也不愿过于离愁,言语间谈笑风生,云情雨意。彼此依偎行走到一处高山脚下,阿兰突然驻足审视道:“琼哥,前方便是出谷之路,阿兰不能再为你送行了,你要一路珍重。凡事皆要小心在意,不要再做那冒险的事,让阿兰担忧。无论你何时回来,阿兰都会为你把酒言欢。”杨琼点头道:“千里相送,终有一别,兰妹的话我全记下了,我一定会回来的。”

    阿兰指道:“沿山转后,可见一条平坦的荆棘小路,过了前方的夹门道山谷,有座葫芦山,见山折南而行,可直通前方的秋云镇。到了那里,便有通往荆州的大道。阿兰已经算过路程,如无他事,哥哥十日间便可到达荆州。”

    杨琼叹道:“兰妹真是心细入微,连路程的远近都为我算好了,凭心自问,我真不愿意离开兰妹。此处绝好瑶池胜境,又有佳人陪伴,日后我便是座上武林盟主,也要归隐此地。”

    阿兰笑道:“哥哥又在贫嘴了。”杨琼笑道:“我不说了,阿兰,你昨夜累了,回去歇着,我得起程走了。”正待转身离去。阿兰突然深情而道:“琼哥,你几时回来?别让阿兰为你久等。”

    杨琼行无几步,闻听阿兰这话,浑身酥软,连心都碎化,回身将阿兰紧紧搂抱住,温存良久,温柔的道道:“多不过三年,待哥哥博得功名,报答师父的恩情,必与兰妹长相厮守,再不分离。”

    阿兰闻言,欲滴还泪的潮湿双睛,此刻再也忍不住的滑落一滴泪珠。她是个深情不渝的少女,即便她是如何强忍,此刻也挡不住真情的流露。杨琼感动不已,叹道:“兰妹的无双情义,杨琼此生必以命相报,绝不会辜负了你。”

    两人只顾珍惜这离别之刻的绵绵缠绵,不知时辰。早是阿兰心思细致,省悟之后,慌笑道:“琼哥,你要赶路的,可不能再耽搁,珍重吧!”

    杨琼道:“兰妹说得是。”轻将脖项上的佩物摘下,却是一块雕刻的玉佩饰品,玉面上雕浮飞龙,交与在阿兰的手心,道:“听我师父说此玉是杨家的传家之物,今朝相别,我把此玉交与兰妹保管。已见证杨琼回归之心。”阿兰知晓赠玉之意,紧握在手心,含泪挥手告别。

    杨琼便趁阿兰不备,在她脸颊上轻轻的一吻,长笑而去。阿兰挥泪之中,又急又羞,只是没个奈何处。目送杨琼沿着山脚路径,影没于丛林中,轻取出腰间竹笛,拂唇吹响。笛声悠扬悦耳,沁人心脾,远飘千里,久荡山涧,直教:

    云海游龙闻曲笑,九天飞凤沉思落。麒麟古洞欢似舞,行客不醉堪胜醉。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