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沙棺TXT下载->沙棺

第65章 开锁师

作者:一土成二木        书名:沙棺        类型:恐怖灵异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一把钥匙配一把锁。

    可一把锁却可以配很多把钥匙。

    或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刘海玉更懂得锁的真谛了。

    锁是什么?

    锁就是障碍,就是阻碍人类正常思维的绊脚石。

    刘海玉是个小混混,他自始至终都被一把无形的锁给束缚住了。

    后来他被打断了腿,又被一把有形的锁给困住。

    或许,这辈子他都被这把锁给狠狠锁住,无所遁形。

    人为什么会发明锁,其实就是应付小偷的。

    远在三千多年之前,中国就有了锁。

    不过,最早的锁没有机关,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恶动物的形状,想借以把小偷吓走,只能说是一种象征性的锁。

    据说大师鲁班是第一个给锁装上机关的。

    关于锁的观念很可能各自独立地出现于世界的不同地区。

    古代中国人已有简单的锁,它可以用一把镰刀形的或钩状的钥匙打开。

    像这样的锁在中国至少4000年前就已存在,甚至可能更早一些。

    古代埃及人在同一时期也用锁来保护他们的财产。

    这些锁比中国锁稍微复杂一些。

    埃及锁装有一系列长度不一的锁销,它们与突出于钥匙外侧的销钉相匹配。

    只有那些销钉长度准确的钥匙才适合一特定的锁,与现代的锁是用硬金属制造的不同,埃及人的用木料做成的。

    罗马人采用了埃及人关于锁的主意。他们引进了新的性能,例如压下锁销的弹簧等。

    罗马人把有着这类特色的锁带到了所征服的欧洲、西亚和比非的大片地区。

    在中世纪,锁变得非常复杂,在商人和教士们存放贵重物品的箱及保险箱的盖子里,常常可以见到嵌齿、杠杆和弹簧之类的庞大机械装置。

    到罗马时代,为了保障住房、店铺以及装有贵重物品的木制箱柜的安全,锁和钥匙已十分普遍。

    这个罗马时期的青铜锁板出自法国。它被巨大的、头部挺重的元钉恰当地固定住。

    莱纳斯·耶鲁在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并且至今仍然在广泛使用的现代耶鲁锁(一种圆筒锁),是以古代埃及锁的锁销装置为基础的。

    不过,根据历史记载,古代埃及人才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钥匙的。

    这也就意味着,古代的中国,即使有锁也不需要钥匙。

    每个锁的主人,几乎就是天生的锁匠。

    所以,最早的锁匠并不是一种职业,其实就是一群小偷。

    只不过,由于小偷这个职业本身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后期才渐渐演变成为锁匠这个职业。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他们都是开锁高手。

    现在,人们惯称的"锁匠",在我国的职业分类中,标准称谓为"锁具维修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锁匠的需求快速增加,锁匠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在社会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特别是近十年来,从业的人员数量大幅增加,一些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种专业人员来到这个行业,为锁匠行业的深入发展和行业规范做出了极大贡献。

    不知道为什么,刘海玉似乎想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王大林。

    在这种潜意识之下,王大林需要很漫长的一段时间来思考。

    他甚至感觉自己的脑子都要饱和了。

    这是他第二次接触开锁师这个称呼。

    第一次是王瞎子将这个概念灌输给他。

    开锁师与锁匠还能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听着名字好听一点而已。

    三人成虎。

    王大林从未听说过王瞎子与刘海玉之间相熟。

    但他们却灌输了同一种概念给自己。

    “其实,当我第一次接触天锁师这个职业,也有一些困惑。”刘海玉无奈地叹息一声:“不过,这只是一个职业而已,只是有那么一群人从事这个职业,仅此而已。”

    “所以,天锁师是开锁师的最高境界是吗?”王大林好奇地问道。

    中国古代从来不缺少神话故事。

    无论境界还是层次,从小到大看惯了武侠小说,王大林对此并不陌生。

    “其实,真正的开锁师要打开的锁就是一种生活。”刘海玉补充道:“锁匠需要打开生活中的锁,而开锁师也是从生活中去寻求那些解不开的心结。”

    王大林半信半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锁匠也好,或者开锁师也罢,在真正的生活面前,遇到多少困难,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开锁。

    从有家、私有财产开始,人们为了防止财物被别人盗走,就想到用“结”的办法。但是用绳打结太简单了,轻易就可解开,只能防“君子”而已。

    于是,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古罗马人都在动脑子,想制出一种可锁可开的用具。锁是私有制的产物,最初是奴隶主保护自己私有财产的工具,古时候,奴隶也被用桎梏锁上,防止他们逃跑。

    锁匠是一种现实的职业,他只开现实中的锁,不管是一种职业态度的帮忙也好,还是小偷之类的行为,他都趋于现实。

    而开锁师不一样,他是一种不为人熟知的私人教义般的行为。

    如同刘海玉,他自诩开了一辈子锁,最难开的仍然是人心这把锁。

    他讲道理讲了一辈子,而且懂规矩懂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被人打断了腿。

    这就是他的心结,困住他内心的这把锁。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开锁师变成了唯心主义。

    其实,锁本身的存在,只是一个经济利益的问题。

    这点与任何发明创造的初衷都完全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被别人夺走。

    似乎,王大林懂了一些。

    他在慢慢理解刘海玉的话。

    其实,王瞎子与刘海玉说的好像是一件事。

    但相比较王瞎子,王大林更愿意相信刘海玉。

    这就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说出不同的话,听的人自然也会给出不同的反应。

    或许,人的心情都是随着心在变化吧。

    可是,有一个问题王大林或许从来都没有考虑过。

    有时候,就算你有钥匙,有些门上的锁你还是打不开。

    就算你恰巧开了这把锁,门打开之后,你要找的人可能也不在了。

    人都是这样,在闲暇的时候,总会患得患失。

    所以有一些东西,你觉得它存在着就好,不要去找,更不要使劲找,否则就真的找不到了。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