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粟裕战争回忆录TXT下载->粟裕战争回忆录

第十九章(3)

作者:粟裕        书名:粟裕战争回忆录        类型:都市言情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i.534zw.com

    第十九章真正的铜墙铁壁(3)

    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

    我国革命战争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是大兵团作战。战场范围广,参战兵力多,战役规模大,机动性强。要取得胜利,需要有雄厚的后勤支援力量。当时华东野战军本身的后勤力量有限.衣食住用及计多战勤工作几乎全靠人民群众来承担。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山东人民有七百多万人参加了支前行列。将四亿二千五百多万公斤粮食及巨量的作战物资运达前方,保证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使我数十万华东野战军,在大兵闭运动作战中,有了可靠的物资保障。鲁南战役后,我军原拟在南线继续歼敌,庞大数量的支前物资都已运往南线。由于敌情变化,我军为抓住有利战机,大量歼敌,决定改变作战部署,主力部队突然迅速北上围歼李仙洲。当时,我们最为担心的是粮草、弹药等能否及时转移。在这个长达一百七十余公里的战场上,几乎全靠人挑,畜驮、独轮小车装,要把数以亿万公斤计算的弹药物资运往前线,困难是很大的。但是,英雄的山东支前群众,毅然掉转方向,随军北上,以顽强的意志,高度的智慧和艰苦卓绝的行动,长途跋涉,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昼夜不停,将急需的粮弹和各种物资,及时转运到北线,从而有力地保证了莱芜战役的胜利。一九四七年秋天,为解决我转入外线作战部队的冬装,华东野战军领导同志要后勤部门,在十月前务使前方战士都穿上棉衣。但原在滨海地区做好的棉衣,无法运到,后勤部门的同志带着这一紧急任务,来到惠民地区。那里的地方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听说要为子弟兵赶做棉衣,全力以赴组织布匹,棉花和生产工具,日夜赶制,有的群众甚至把自己棉衣、棉被中的棉花取出来,絮在指战员的棉军装里边。在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间,就提前完成了赶做棉衣的任务。

    山东人民对战争的伟大支援,在淮海战役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淮海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同中原野战军的联合作战。参战兵力约六十万人。作战地域,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参战部队加支前民工等每日需粮食数百万公斤。加之气候寒冷,供应线长,运输不便。因此,粮食的供应,就成为淮海战设能否取胜的一个重要关键。为此,毛泽东同志一再指示我们,必须统筹解决全军连同民工一百三十万人三至五个月的口粮、以及弹药、草料和伤员的治疗等问题。华东局发出了“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的指示,提出了“解放军打到哪里,就支援到那里”的口号,组成了华东支前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支前工作的统一领导。山东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省吃俭用,保证了部队用粮。鲁中有个区,预征一百万公斤粮食,群众却提前两天征粮六百—十五万公斤,超出原计划六倍。解放不久的济南市宝丰面粉厂全体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抢修机器,夜以继日地生产,产量提高一倍,为前方突击生产面粉六百万公斤。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山东解放区每天平均运出原粮一百五十万公斤,在各解放区支援前线的二亿二千五百万公斤粮食中,山东就占一亿一千五百万公斤。准海战役后期,敌人在我军重重围困中,因断粮而互相殴斗、火并,甚至掘地挖坟,以棺木死尸为柴,烤烧战马充饥。我军阵地上.却是粮足饭香,兵强马壮。待战役结束时,前方尚存余粮二千多万公斤。                ();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